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海市政协十四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建言摘编
编者按
6月27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围绕“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建好用好重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议题,开展协商议政。
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曹振全代表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作主旨发言,他结合调查研究,从深化“装置 ”战略布局、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优化多元协同管理机制、着眼未来加强前瞻谋划等方面建言献策。曹阿民、张磊、李春忠、邰仁忠、沈柏用、欧阳元文、司徒国海、殷敏、马兴发等市政协常委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围绕加强分类管理和精准施策、深化社会多元化参与、加快大科学装置协同发展、推动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等提出对策建议。杨志刚、常亮、杨蓉常委就大科学装置赋能产业创新、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等作了即席发言。
本报在此辑选刊发委员相关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以提升效力、深挖潜力、激发活力、增强定力
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
■曹振全
上海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
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任务。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重大科学装置作为人类极限探测的科研利器、根本性科学问题突破的关键支撑、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之重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将是新时期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关键之举。按照上海市政协2024年度协商和议政调研计划的安排,在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和市政协副主席肖贵玉的关心指导下,在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钱锋的带领下,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会同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广泛性。调研对象涵盖了上海全部大科学装置,北京、杭州、合肥等地所有的代表性大装置,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市发改委、市科委等所有的政府主管部门。
二是深入性。面向上海光源和蛋白质设施两大装置2023年所有用户发放调查问卷;对发放的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在广泛调研所有在沪大装置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装置现场,努力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深度调研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瑞金医院等装置建设方、运营方,访谈一线运行管理团队;走访座谈百济神州、联影医疗、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等大装置代表性用户,累计开展各类调研和座谈近百次。
三是针对性。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邀请发改委、科委等政府部门一同参加相关座谈,回应各方面需求;召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座谈会,邀请代表性企业与大装置运营方交流互动。同时,开展美、日、欧等国际案例研究,总结北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合肥先进光源、杭州极弱磁场重大设施等外省市大科学装置的经验做法,提炼可落实落地的举措。
大科学装置助力科创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合力推进下,重大科学装置在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数量上全国领先。二是体量上规模初显。张江科学城集聚了光源、硬x射线、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等大装置,初步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装置集群,体现了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三是质量上成果丰硕。超强超短激光是世界首台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创造了国际最高激光峰值功率纪录。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平均运行速度居国际同类大装置前列。硬x射线是我国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重大科学装置,也是全球领先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同时,大科学装置在支撑前沿科学研究方面产出了众多高质量成果。
新时期在沪大科学装置发展面临的问题
调研反映,2023年12月出台的《上海市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进一步优化了大科学装置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各方普遍认同和欢迎。同时,大家认为,随着国际环境、国家战略、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化,大科学装置要进一步发挥“国之重器”支撑创新策源的“杀手锏”作用。
一是在国际化方面:国际用户较少,国际合作项目较少,国际化人才较少,国际化服务水平较低。
二是在多元化方面:投入主体较为单一,在沪大装置以财政投入为主。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在沪大装置全部依托中科院院所和高校的内设机构运维,尚未建立符合大装置发展多元化需求的激励和管理机制。考核导向较为单一,目前在沪大装置考核偏向于支撑基础前沿研究,对于企业或者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需求,还没有形成精准定价和分类服务机制。
三是在持续化方面:大装置运维经费持续支持不足,人员经费持续保障不足,技术持续迭代不足,一些开放运营较早的大装置已进入升级改造期,亟需迭代升级。
四是在引领性方面:从国际上看,大装置的总体技术能力尚未达到全球引领水平。从国内看,各地都在加快大装置布局建设。面对兄弟省市的多样化探索,在沪大装置的领先优势正面临挑战。
五是在开放性方面:企业开放不够,已有大装置在立项建设之初多以服务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主动向企业宣传和服务还不够。部分大装置企业知晓度较低,社会机构普遍不了解。社会开放不够。反映比较集中的是大装置数据开放与共享还不够,大装置海量数据的确权、存储、使用等规则尚不清晰,数据怎么使用、谁来使用,还没有规划好。长三角开放不够,长三角大装置之间尚未形成集群效应,在大装置的联合联建有点上的合作,尚未形成制度化协同。
六是在支撑性方面:从基础研究看,在沪大装置的项目多以pi团队申请为主,与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尚未形成紧密的协同机制。从产业创新看,与行业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的合作机制尚待优化。对比国际经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制定了独有的产业化策略,与成员国合作建立10家企业孵化中心,成立23家初创企业。
“四力齐发”高质量支撑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及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战略要求,课题组建议,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要“四力齐发”,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更高质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一、提升效力,深化“装置 ”战略任务布局。一是探索设立“装置 ”基础研究先行区。结合上海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大装置集群与在沪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强化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二是探索支持“装置 ”创新联合体攻关。推动大装置与国家实验室、领军企业等紧密合作,形成创新联合体攻关专项。三是探索形成“装置 ”数据治理可行路径。遴选前沿赛道,探索推动形成大装置数据确权、使用、开放等管理规则,提升ai for science、ai for engineering对大装置策源的整体支撑。
二、深挖潜力,打造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平台。一是推动成立长三角大科学装置联盟。由上海牵头发起成立长三角大科学装置联盟,联合举办国际大科学装置论坛,探讨面向国际高能级科技合作的创新发展。二是推动大装置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紧密协同。围绕上海已有优势领域,持续推动大装置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紧密合作,支持发起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三是推动大装置列入“开放创新试验区”试点清单。围绕大装置建设紧缺急需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形成高技术人才引进清单并试点突破。出台依托大装置吸引国际人才来沪科研合作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出入境便利、试验样品通关等方面争取突破性支持举措,提高大装置国际人才“可及性”。
三、激发活力,优化多元协同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大装置精准宣传推广。加快组建大装置用户委员会,形成大装置重点用户清单,由运营团队主动对接、全程服务。发挥大装置科普教育功能,组建国际大科学装置微缩模型展览馆,在市级科普专项资金中设置“大科学装置科普专项”,引导举办多种形式科普活动。二是强化大装置衍生技术转化平台建设。瞄准有优势的大装置衍生技术领域,探索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等衍生转化平台,提升对大装置衍生技术成果的承接能力。设立“线站科学家”人才专项,支持大装置面向产业应用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强化大装置服务产业的评价导向。结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支持大装置建设发展的系列政策,将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大装置布局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增强定力,形成驱动未来发展重要引擎。一是坚持“建、管、用”一体谋划。在大装置新一轮建设中,更好兼顾前沿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统筹考虑“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三类大装置的分类布局分类管理。二是坚持支持国产化替代。重点扶持大装置本身的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支持更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高端仪器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三是坚持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增强财政科技投入对大装置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持续支持,增强对运维团队的经费保障。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用户装置的共建共享。
(代表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发言)
加强分类管理、精准施策
更好建设利用大科学装置
■曹阿民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分为“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三类,并强调要“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和运行效率”。这一重要指示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大科学装置”)的管理水平和效能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在产生引领性前沿科学成果、解决战略性重大科技问题、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一些装置在建设和运行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我们调研后发现:在装置项目立项方面,一些项目的需求论证不充分,存在功能相似的大装置重复布局建设情况;在装置建设过程中,一些装置存在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研发基础条件的重复建设情况;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一些装置存在评价考核机制不够科学、运维经费难以保障、开放共享程度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健全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建设和利用这些装置,我们调研并总结了国际大科学装置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的管理模式建议。我们建议从“选题机制、组织形式和资助方式”三个方面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施策”。
一、选题机制。选题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有大装置的用户遴选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大装置的使用效益,必须高度重视用户遴选,要综合考量项目创新性和社会效益、用户既往研究成果和创新潜力等多个方面。我们建议,在用户选择方面制定适应不同研究属性的选择机制:面向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主要考察用户的创新能力和研发目标的科学价值;面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则要判断用户研发目标与国家重大需求的契合度;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主要看用户研发目标的技术带动能力和市场前景。二是在升级已有大装置和规划未来大装置时引入新的选题机制。过去的大装置建设规划立项方式较为单一,产业界对大装置项目了解不够,提出项目建议的积极性和申请项目的成功率均不高。
我们认为,战略导向型和应用支撑型大装置的提出要大力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是应用支撑型大装置应以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实际经济、社会或政策效益。企业应该是战略导向型和应用支撑型大装置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在立项环节确保产业界的参与,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关键领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发展。
二、组织形式。我们认为“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三类大装置应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前瞻引领型”大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主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大装置需要强调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其建设和运行应加强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
国际上已建成的一些大装置也在主动适应科技与经济加速渗透、研发范式变革、学科深度交叉带来的用户多元化趋势。例如德国国家同步辐射装置专门成立服务企业用户的管理部门,主动适应企业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国内大装置主要依托高校院所进行建设和运行管理。我们建议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管理,应用支撑型大装置可以采用企业化或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范式。例如,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设施j-parc通过第三方协议,专门开辟两条产业化束线供企业使用,由当地政府专门成立分部进行统筹管理,并通过向外界开放、“承包”等模式创新,向企业提供机时和实验机会。在国内,上海光源与中石化合作,由中石化出资建设能源化工科学实验室光束线站,在多元化投入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还需要继续在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更加有利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探索。
三、资助方式。目前,我国大装置的建设运行主要依赖财政投资。我们建议参考借鉴欧盟“公建民营”的资助组合,即由政府资本带动社会投资,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欧盟有不少大装置和大工程通过这样的资助结构实现,例如“伽利略计划”。我们认为,这样的资助结构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等的资源投入,建立成本和风险共担机制,为完善我国大装置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具体来说,“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三类大装置应有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于“前瞻引领型”和“战略导向型”大装置,建议采用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辅助参与的资助结构。由于这两类大装置围绕基础科学突破和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建设,需要有效地撬动社会资本的长期共建。对于“应用支撑型”大装置,应采用企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方式,包括领军企业投入和中小企业众筹,确保能够有效发挥市场主体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本文系曹阿民与上海市政协委员李儒新的联合建言)
以“大科学装置 人工智能”打造基础研究新范式
■张磊
上海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界别副召集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参政议政部部长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科学装置相互渗透融合,在前沿科技领域创造了alpha fold 2、核聚变智能控制、新冠药物设计、高通量药物筛选等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构建以人工智能支撑基础研究的科研新范式,正为实现科学发现的跨越式发展擦出“智”的火花。
科学发现的三阶段包括科研数据收集与分析、假设构建、实验验证。其中,科研数据规模大、维度高、信息分散、处理难度大;假设构建对先验知识及“灵感”的要求高,耗时长;实验验证涉及多变量及大量对比实验,耗时耗力。人工智能具备海量数据分析、大规模候选假设筛选、高通量实验和模拟仿真等能力,能够通过捕捉数据背后的科学规律、突破实验观测数据的有限性和数值模拟的理论限制,提升科研效率,辅助科学发现。为此建议:
一、打造人工智能赋能的大科学装置体系。大科学装置及其科研环境高度复杂,导致传统科研范式中存在的信息沟通难、实验操作难、数据共享难等问题愈发突出。人工智能虽已在特定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多领域的大科学装置体系。建议:一是兼顾建设高度智能化的大装置和人工智能赋能已有大装置,建立全新的科学智能大科学装置体系,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传统大科学装置的升级改造,充分释放人工智能驱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巨大潜力,加速重大科学发现、变革性物质合成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二是设立“人工智能赋能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专项,打造能够有效提升大科学装置能级的人工智能科学大模型。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研究双向驱动,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和大科学装置深度融合,拓展科学假设空间,提升实验观察、理论推导、仿真模拟能力,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和重大科学发现;另一方面,通过大科学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科学问题及回答,汇聚海量科学知识,引导大模型生成新的科学假设。
二、构建安全可信的科研数据共享模式。在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下,大规模跨领域的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必然模式,但当前缺乏有效的数据开放机制,数据共享技术未得到充分运用,制约了大规模、跨学科科研活动的开展。建议: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数据开发者的知识产权。例如,在构建智能化大科学装置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中,以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中的产权问题,促进数据共享流通;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构建安全、可信的协作环境;以联邦学习技术,在去中心化的协作环境中保证科研效率;以互联网群体智能,将不同科研模块整合到统一平台,实现大规模高效科研协作。二是研究制定科研数据共享地方立法。大力推动大科学装置使用者共享科研数据,支撑人工智能 大科学装置创新科学研究新范式。对政府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逐步实现数据全量汇集,让海量科研数据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优质资源。
深化社会多元化参与
进一步提升大科学装置溢出效应
■李春忠
上海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多级结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从背景与现状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因此必须加快释放创新动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作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引擎,企业参与可以从主体层面激发参与活力,加快推进高新成果转化。
从实践效能来看,日本质子加速研究设施(j-parc)专门开辟两条产业化束线供企业使用,并与日立、东芝等48家日本各行业核心企业成立质子产业利用推进协会,相关技术辐射和带动的市场价值约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0%;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大学—企业”的合作研发协议构建产学研用共同体,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成立“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均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是我国第一家参与重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企业,开创了国内大科学装置与企业用户合作的新模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对接不畅。二是政策配套不够完善。三是潜力挖掘有待提升。重大科学装置可以同时接触学术前沿、工程前沿和产业需求,在组织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上有独特优势。在沪重大科学装置尚未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全方位链接作用。
为此建议:
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建议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大科学装置与企业合作项目论证与审批流程;面向装置辐射产业周期性地组织技术培训会和说明会,吸纳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到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升级上来,合力推进大科学装置的整体布局和快速发展。
完善政策措施,共谋协同发展。建议在2023年12月发布的《上海市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周期的管理制度,给予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企业明确的政策保障,比如进口设备减免税、配套yb体育app官网的服务支持等;对开放共享的企业用户装置给予长周期运行和维护费用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强化纽带作用,推进成果转化。建议围绕在沪大科学装置,充分发挥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的高水平大学、研究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优势,搭建常态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交流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构建具有良好联合联动机制的产学研用利益共同体,更好地把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探索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下的强国引擎纽带。
强化上海光源科技引领与带动作用
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
■邰仁忠
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光源作为最早落户在上海的大科学装置,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如今已实现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装置集群效应,并不断地服务全国各地的优秀科研团队在装置开展前沿科学实验研究。上海光源为上海市吸纳顶尖创新资源,发展科技创新力量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面对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形势,为进一步强化上海光源科技引领与带动作用,建议:依托大科学装置,加快从国际合作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要实现大科学装置研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大科学装置投建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前沿突破,借助大科学装置对外合作可以进一步集中全球创新人才,吸收借鉴其他科研机构研究创意,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系邰仁忠与全国政协委员丁洪的联合建言)
进一步发挥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沈柏用
上海市政协委员、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合作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应该成为我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积极开拓者和重要实践者,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坚持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新举措,在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国际合作的举措和实践。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以下简称转化中心)于2013年7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2016年9月启动建设,2023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转化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学与瑞金医院共同建设,结合学校和医院的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选择严重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三大类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坚持创新战略与协同战略,在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与创新治疗以及心脑血管、代谢等慢病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健康管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从转化中心建设之初,就特别重视与国际学术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建立国际咨询委员会。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为中心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中心国际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建设海外人才引智基地。引智基地的建设提升了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了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通过几年的建设,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三是共建联合实验室。依托转化中心这个平台,瑞金医院先后与法国医学科学院、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等海外学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
四是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在与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的同时,转化中心也积极与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合作,利用中心研究型病房为这些企业的创新药物、创新技术开展临床研究,为药物或治疗产品的上市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基于转化中心开展国际合作的实践以及设施运行情况,我们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全球新药研发特别是早期研发和临床研究的融入度还不够。总体而言,中心目前已开展的合作主要聚焦于基础或者临床前研究,在早期临床研究方面的合作较少。
二是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引进和晋升存在困难。设施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既需要基础科研人才,更需要平台运行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在药械国际注册、临床试验设计、统计与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服务型人才。由于目前各级人才计划和职称晋升仍然以发表论文和获得项目为主要评价标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引进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时存在困难。
三是设施能力需要持续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项目立项、可研规划、启动建设到通过验收,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然而,随着科学与医学日新月异的进步,已建成的设施的部分设备已逐渐落后于医学前沿方向和最新技术的发展。随着近年来生命科学、医学与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不断深度融合,计算医学、量子医学等新兴方向不断涌现。为适应这些最新发展趋势,设施能力需要持续提升,设备也需要同步更新和升级。此外,设施运行和创新性科学探索也需要相当的经费保障。除了国拨的运行费之外,亟需多渠道筹集资金。
四是设施对外服务缺少平台。目前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以单台设备为单位对用户进行推广,而我们设施的服务特色是全链条转化医学服务,无论是在样本存储、多组学技术服务还是在临床研究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已有的服务平台无法体现上述特色,尚缺少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对策建议。着眼于进一步发挥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建议:
一是以转化中心为试点,对创新型临床研究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以转化中心作为试点,对中心与国际同步开展一期临床试验或者中心开展的创新型临床研究项目(包括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允许转化中心开展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数据在符合gcp规范的基础上作为临床研究1期数据进入临床研究1b或2期研究。这样可以增强转化中心研究的临床数据价值,吸引更多创新项目进入大设施研究型病房开展研究。
二是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设立设施人才专项基金。建议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才按照其岗位类别和工作内容建立基于其工作实绩的分类评价机制,使每一类人才在设施工作都能取得成就感、获得感。设立设施人才专项基金,对于设施真正所需却难以获得人才计划的关键技术和专业服务人才,给予符合其工作实绩和市场水平的薪资待遇。
三是建立筹资渠道为设施能力提升和运行提供经费保障。为解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和运行经费不足的难题,鼓励企业积极与转化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对中心有一定研究基础、可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有开发可行性的早期重大创新药物研究项目给予孵化资金方面的支持。
四是搭建若干支持设施运行的平台。为促进设施良好运行,做好设施的开放服务,推进设施成果转化,建议由市层面搭建若干平台——大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以设施作为整体可提供的开放服务而不是以单台设备的服务向用户进行推荐。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支持国内外生物企业优先选择转化中心开展临床研究方面的合作。成果转化平台:为设施的早期重大创新药物研究项目寻求企业支持共同孵化;为设施已经完成初步成药性等研究的创新药研发项目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转化。
发挥大科学装置“链主”功能
推动“建、管、用”一体化谋划
■欧阳元文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工程研究院院长
大科学装置在科学探索、工程应用、产业创新方面具备引领效应,是“科学—技术—产业”全链条中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链主”。上海大科学装置在许多领域首创独有、全国领先。发挥大科学装置“链主”功能,推动“建、管、用”一体化谋划,构建“科学—技术—产业”与“产业—技术—科学”的双向良性循环,对科学进步、技术革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产业新赛道拓展能力、推动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空间布局方面,所遇问题及机制探索,有几点启发和分享:
第一点:规划建设阶段,着力构建“科学—技术—产业”的空间体系,谋划全链条创新生态和未来产业布局。在建设大科学装置,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同时,规划建立国家工程中心,促进高新成果转化。并且同步打造未来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新兴高端产业发展。
第二点:技术转化阶段,协同产业落地。在发挥大科学装置“链主”功能,推动“建、管、用”一体化谋划方面,提三点建议如下:
空间维度,发挥上海龙头优势,形成联动引领效应。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龙头,可联动区域大科学装置资源,围绕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多维度,跨区域开发合作项目,如建设规划协同布局、工程应用示范合作、产业赛道交叉拓展等。形成资源互用、产业互补、市场互融的格局,强化大科学装置在科学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中的“链主”功能。
时间维度,“沿途下蛋、同步转化”,同期推进技术创新链和“10到1000”产业创新链的对接。一是可建立完善“政府 机构 市场”的多元投入机制,寻找潜在技术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的合作伙伴,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衔接。二是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造集成式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探索稳定、高效的转化模式。
产业生态维度,精准布局产业群,主攻一类核心产业,带动一批配套产业。为大科学装置提供产业规划指导和方案支持。一是可协助其在科研规划阶段找准主攻的核心产业,评估应用前景,选择好核心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二是可科学构建周边产业生态,包括配套及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新材料研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工程应用等。
探索在沪大科学装置运维保障新机制
抢占前沿技术研究国际制高点
■司徒国海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副部长
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支持的大科学工程项目。该装置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性能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是我国中近期惯性约束聚变重要实验平台,为相关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运维经费短缺。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指标都是在一定时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运行指标高,运行时间长,相关器件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需严格按照大科学装置的运行规律来备品备件,一般来说运行过程中每年会有相对装置建设经费10%的损耗,所以为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安全、稳定、长期运行,需要长期稳定的运行经费予以支持。二是装置需要持续升级改造以保持先进性。三是下一代装置关键技术需要提前部署。
为此建议:
一是基于资源的最优化部署,通过少量经费支持升级改造和运维,持续发挥大装置的牵引和社会科学效益。
二是设立专项可持续发展基金,组织一批战略科学家,充分论证一批具有重大战略前景的、面向下一代装置的核心关键技术。
三是通过税收、融资等工具,鼓励相关企业到重大科学装置上开展部分研发和测试工作,甚至引导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提高大装置的运营效率和企业的科创能力,互相促进,实现共赢。
进一步发挥大科学装置对生物医药产业支撑作用
不断扩大装置的国际影响力
■殷敏
上海市政协委员,百济神州(上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生物医药产业既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上海市“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从研发、临床试验、制造,最终到销售应用”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产业规模达到了9337亿元。
发展生物医药能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批高质量成果,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技术突破。迄今为止,70%左右的已知生物大分子结构,都是借助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进行解析,这对生物医学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得益于上海光源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对用户的高效反馈,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试验研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光源所具备的优势。由于国外光源起步早,经过长周期、多用户群体的优化迭代,使其保持了数十年的技术领先地位,进而吸收更多优秀的人才和项目。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科学装置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支撑作用,不断扩大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大科学装置应加强长周期持续迭代能力。大科学装置生命周期长,短暂的技术领先不能代表长周期的引领,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迭代。以上海光源为例,建议建立起以光源为核心的开放生态系统,依托多元化的用户和多样化的需求,拓展应用场景,积累更多更优数据,从而持续提升迭代能力,进而吸引国际化的人才和专家。
持续提升重大科学装置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空间。建议重大科学装置应有侧重地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用户的合作,尤其是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国外医疗机构/临床中心的合作,以此持续不断地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品,提升重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影响力。
将上海光源等装置作为生物医药国际学术交流的参观点,提升重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影响力。广泛搭建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平台,加强生物医药的国际科研交流合作,让更多国际专家来中国学习交流,并参观和使用中国重大科学装置(如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等),扩大科学装置在海外同行当中的影响力。
协同推进长三角大装置一体化发展
■马兴发
上海市政协常委、科协界别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提升长三角大科学装置一体发展水平,对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发展和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基础。长三角地缘相近,大科学装置协同发展基础较好。一是资源共享,如2023年上海光源长三角用户比例为44%,蛋白质设施长三角用户占64.2%。二是设施共建,如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同推动合肥“先进光源”建设。三是研发共创,如上海和江苏联合承接国家“两机”科研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
二、存在不足。一是区域统筹联动不足。目前长三角大装置大多呈现点上的合作,“集而不群”“引领性不足”明显,缺少推动装置协同发展的规划和专项政策。借鉴国际经验,如日本在“科学技术规划”中专门设立大科学装置专项规划,统筹大科学装置在东京湾区与“京阪奈”地区集聚,以5年一期稳定资助不断提升装置服务能力,并推动向区域产业发展赋能。而我们区域联动明显不足。二是创新要素流通不畅。目前长三角缺乏深入推动装置技术落地的要素流动和载体协同机制。三是高水平人才交流不够。长三角大科学装置人才尚未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还存在信息不畅和透明度不高,缺乏相应协调机制,同时,依托大装置引聚高水平国际人才、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尚未形成合力。
三、对策建议。一是引领光子大科学装置科研范式转型。牵头成立“长三角大科学装置联盟”,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围绕长三角科创和产业发展需求,协同优势力量,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引领我国光子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和科研范式转型。二是促进装置梯度合作和要素顺畅流动。聚焦制约长三角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议共同发起设立“长三角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入装置建设。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揭榜挂帅”机制中,试点设立相关的“项目库、专家库、数据库、人才库”,探索推动长三角装置项目联动、资金联合、管理联通“三位一体”,提升长三角大科学装置的集成攻关和梯度转化能力。积极推动长三角装置面向全球联合引聚青年人才,重点推动青年工程技术人才的跨域流动和联合培养。三是协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围绕长三角有优势的生命科学领域优势资源,充分论证国际前沿技术发展和领域需求,持续推动长三角相关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加强财政投入对装置开展基础研究的持续支持。
让“风洞”装置更好赋能创新研发
■杨志刚
上海市政协常委,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作为大科学装置,风洞实验室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流动的设备。最初,风洞用于飞行器测试。与飞行器相似,运动中的汽车也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在风洞中测试汽车可以提供有关其设计在这些不同场景中表现如何的实时数据。所以,现在几乎所有汽车在开发阶段都要经过某种形式的风洞测试。
在电动化、低碳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性能、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风洞实验室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设计能力提升关系重大。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不断发展,风洞不仅可以为航空、汽车领域提供试验数据,也能够为能源、建筑、环保等众多领域提供试验数据,满足不同类型试验的需求,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建议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携手夯实技术底座,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让“风洞”装置更好赋能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创新研发,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进一步提升大科学装置国际化服务水平
■常亮
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所所长
首先,应充分提升大科学装置国际化运行服务能力:利用大科学装置吸引国际科学家的聚集,针对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吸引国际科学家来中国进行试验,打造应对世界前沿问题的国际化聚集地,为科学家提供支持,健全完备的试验服务能力,包括试验设备入场、展开、转运、调整等全方位支持。为国外科学家提供双语的行政支持助理,为其在上海提供本地化交通、吃饭、住宿等yb体育app官网的服务支持工作。
其次,要充分关注大科学装置关键技术“卡点”: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我们还应提早发现卡脖子的技术、器件、提早进行基础研究与攻关,牵引高校、企业共同成立联合研发队伍,长期对某一方向进行迭代探索。
完善运行机制
提升大科学装置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杨蓉
上海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界别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上海大科学装置正处于“边建设,边使用”阶段,而其赋能产业创新则可以“边建设,边转化”。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三方面掣肘:
一是技术溢出效应有待提升。张江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用户众多。产业集群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交互促进了技术溢出,但这种溢出还仅限于自然溢出,亟需政策进一步放大效应。
二是装置方与企业合作不够。大科学装置已向企业开放,但双方甚少形成合作研究团队,在实验数据保存共享、科研成果追踪反馈等也缺乏深度合作。
三是技转机构服务模式单一。上海大科学装置主要依托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推动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创新。但服务模式主要是成果登记—公开—备案—促成转让,服务深度有待提升。
为推动大科学装置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各方协作。探索设立“大科学装置-高校院所-企业”合作专项基金,以少量且必要的研发投入,鼓励装置产出成果向高校院所转移,由高校院所将成果推向应用并转让给企业,再由企业产业化,以企业产值和税收等形式反哺社会,形成良性循环创新链。
强化企业合作,深化产研协同。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利用大科学装置和企业合作研发,2021年从中收入1.54亿欧元。可借鉴经验,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为产业需求特供设备、倾斜机时,同企业建立产研联盟,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做优技转机构,加快成果转化。发挥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用,纵向完善技术许可授权、合作研发机制等制度,横向面向各科研领域单独分配技转人员,为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服务。
建立专业中心,孵化衍生公司。管理英国大科学装置的科技设施理事会(stfc)同欧洲航天局共建孵化器,为孵化企业提供专家和商业教练等一揽子支持。可学习做法,建立企业孵化器,推动科研人员创业,或是装置方直接基于成果孵化衍生公司,让科研切实赋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