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绿色事业不懈努力——记上海市政协委员南逸
哈萨克斯坦广袤的平原上,一排排“大风车”缓缓转动,带来清洁电能。投运这些“风车”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捷报传来,由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运营的新能源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3亿度,相当于为地球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作为一家深耕“一带一路”建设7年多的新能源企业,寰泰能源经过不懈的努力,已成为“一带一路”首倡地——哈萨克斯坦最大、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之一。
上海市政协委员,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南逸除了率领企业奋战海外市场,还以储能技术创新赋能国家“双碳”战略,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贡献青春与力量。成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后,他更深感使命在肩,积极履职尽责。“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我有义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重点聚焦‘双碳’及‘走出去’领域,为国家及上海发展建言献策,不负期待。”
归国创业,投身绿色能源
199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南逸从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国自主创业。带着对行业的深度思考,2015年,他创办寰泰能源,以新能源业务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和表率。
创业初期,南逸开启“空中飞人”模式,一年下来跑了26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近7圈。公司“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落地哈萨克斯坦,他不畏严寒驻扎项目现场,带领团队昼夜施工,在哈萨克斯坦一待就是半年。
缺乏海外项目经验、当地语言不了解、行业规范也是第一次接触……面对挑战,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南逸一路摸索、一路学习,慢慢学会了抓住项目管理的“牛鼻子”:质量、安全、工期与成本,从电站设计、设备采购运输、分包商选择、施工过程控制等关键环节层层严格把关,极大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树立了优质标杆。
南逸注重将中国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带到项目所在地,帮助当地培养技术人才。“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拥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我就把这些都做成便于理解的图片带过去,让当地的队伍能迅速培养起来。”很快,南逸的刻苦与睿智,让他赢得了当地现场管理人员的尊重与信任,项目顺利完成。
2019年9月,哈萨克斯坦100mwp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成为当地单体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我们将努力成为中哈产能合作的促进者、友谊的增进者。”这是南逸在并网仪式上的致辞,而他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2020年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司海外项目执行面临不小的挑战。“唯有迎难而上。”公司哈方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的合作伙伴积极协调为中方人员申请赴哈额度、中方团队集思广益创新开启线上远程管理模式。经过中哈团队数月紧密协作,kaskelen50mw光伏项目于2020年6月并网,成为当年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中首个落成项目。受疫情影响的还有ybyrai风电项目、abay风电项目……面对困难,寰泰能源团队在“掌门人”南逸的率领下,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中国速度”,为中哈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如今,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并网运营的新能源项目达到6个,总规模380mw,全部入选“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可满足约60万户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2022年11月,凭借度电成本优势和良好的国际市场口碑,公司在哈新中标4个总规模250mw的风电项目。
“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在团队、融资、度电成本、风险管控等方面已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并逐渐锤炼出更加适应国际规则的企业运作机制。”南逸说,寰泰能源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3年2月,寰泰能源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签署了总规模500mw的风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又开拓出一个巨大市场。企业也在努力挖掘自身新能源项目的深度价值,国际绿证业务稳步推进中,进一步助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
二次创业,起步就是冲刺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双碳”愿景下,构建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重大方向,而储能产业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瞄准机遇,2021年4月,南逸成立寰泰储能,作为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专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业务。
创立至今短短两年,寰泰储能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规模化量产,更是在产业链布局上多点发力:继2021年7月首个研发中心正式落户松江后,2022年1月竞得敦煌五一山钒矿详查探矿权布局上游钒资源、7月在瓜州开建全国首个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项目、8月嘉善示范工厂实现量产、12月成为甘肃省首个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项目供应商……
起步就是冲刺,寰泰储能的速度从何而来?南逸的答案是:既得益于行业风口的到来,更源于对产业布局的精准研判。
在入局行业之初,南逸与团队在围绕各种储能技术路线做了大量调研和比对后,敏锐地发现了钒电池储能领域的巨大潜力。钒电池储能是一种具有本征安全、循环寿命长、储能度电成本低、回收环保等对比优势的储能技术,更符合电力系统大规模储能的要求,尤其在长时储能的应用情景下,更具竞争优势。南逸判断,钒电池行业在未来5年内将迎来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
着眼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寰泰储能通过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关键材料把控,精益求精地进行成本管控和性能提升。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寰泰储能凭借着稳扎稳打,已在研发、生产、销售、品牌等方面都实现了稳健发展,企业在行业内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研发的储能系统项目入选上海市2022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公司获得认可加入全国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储能委员会,公司三名高管成为国家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热心公益,践行社会责任
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南逸十分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企业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唯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2020年,南逸委托公司党组织深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极度贫困县之一大化县,实地调研脱贫攻坚的急处、难处,助力大化脱贫摘帽。考察中发现全县17个易地搬迁安置点中的民族新城初级中学面临开学,但尚存在资金缺口,这成为当地急难问题。南逸得知后,立即明确捐资汇款200万元,解决了该县学子入学难题。
河北省灵寿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寰泰能源在这里投资建设了一座光伏扶贫电站,承担起了帮扶当地1168户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在南逸看来,光靠电站收入还不够。如何将脱贫的动力转换为持续的活力,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地衔接起来?近年来,电站因地制宜开展“农光互补”项目,利用光伏场区内的闲置土地,培育种植红薯、花生、中药材等作物。目前,农作物种植覆盖面积已达90%,极大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此外,农作物种植、电站日常维护工作优先吸纳附近劳动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实现了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双丰收,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南逸亦第一时间参与捐款捐物,并带头示范担当志愿者,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员工纷纷响应,为守“沪”增添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寰泰能源先后为精准扶贫、支持教育事业、抗击疫情和改善东道国环境等共捐款捐物累计达8200万元。
聚焦专业,积极参政议政
立足本职从来都是参政建言之基。
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南逸在政协平台上积极履职,参政议政,话题经常围绕着“双碳”和“走出去”。
2022年年初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南逸递交提案“关于储能设备‘共享化’更好构建新型电力结构的建议”。以自己的实际从业经历出发,结合行业调研,他提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储能系统将大规模应用,如何提高储能设备的利用率、构建更好的新型电力结构迫在眉睫。提案中,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他还参与有关上海“双碳”工作的视察调研,积极助力相关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工程项目执行面临着严峻挑战:大量货物滞留口岸,给中国企业增加履约失败风险。为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走出去”,南逸积极建言,提出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铁路运力、创新口岸工作方式等建议,保障广大“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聚焦专业发挥优势,才能献更多务实之策,建更多有用之言。”南逸说,自己的建言专业性较强,大多结合自身长期在行业内工作所掌握的发展短板、难点,结合大量调研、思考分析后提出的对策方案,希望能为助推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委员之力。
履职中,南逸同样热切关注社会民生,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广大社会群众出境需求激增,上海出入境部门护照办理业务面临压力。尽管网上预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办证等候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是,网上预约堪比春运抢票,很多居民难于预约到办理名额。
关注到这一现象后,南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办事难的痛点,提出“关于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网上护照预约业务的建议”,包括增加网上预约供应、明确放号时间和数量、优化网上预约界面、引导人员分流等具体建议措施。这一建议报送市相关部门后不久,上海发布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的正式措施,极大方便了市民群众办证的需求。
“履职建言能实实在在地为百姓解难、为国家分忧,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激励。”南逸说,将继续加强学习,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