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铸剑,为生命开路——记全国政协常委葛均波
今年的5月30日,是我国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日上午,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从技术创新到器械创新,从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到院士脱口秀,葛均波一直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创新争先”一词用来形容他可谓当之无愧。
“世界首次”和“中国首创”
在心血管病学领域深耕多年,葛均波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领域的“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他首次发现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使冠脉造影不足5%的检出率提高至95%以上,被视为国际通行标准;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系列辅助技术,使cto这一冠脉介入领域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手术成功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0%以上,已成为三大常规术式之一;是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不开刀换心脏瓣膜/tavi)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并做了国内第一例tavi手术;国内首创“可降解涂层支架”“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国际原创“as2o3新型药物支架”,使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由1.2%-1.9%降至0.34%;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及微创器械valveclamp,打破传统外科手术禁区,实现我国该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倡导并布局“中国胸痛中心”,推动国家胸痛救治网络建设,推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绿色通道”救治理念20年,为胸痛中心建设提供模式借鉴。
历数葛均波的主要成就,这一串串的“首次”“首创”十分醒目。他是患者的“救心”人,更是医疗前沿领域的开拓者。正是一次次突破医学“禁区”的创新,才让他能在心脏的方寸之地为患者拓生路、保生机。
“保留一份天真,那是创新的动力”
如何持续拥有创新活力?创新的原生动力从何而来?2019年,葛均波在荣获国际心血管创新大会(ici)终身成就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保留一份天真是创新最重要的元素。”
天真和好奇有时是孪生兄弟,缺少了天真的性格也许就没有好奇的本能。在他看来,虽然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不等于所有理论、技术都是一成不变的,对传统观点要保持一种天真的心态,不受传统理论束缚,不断提出质疑,才有创新的动力。正如无数人对苹果落地熟视无睹,牛顿则敏锐地从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发现了新问题,总结了新规律,也就产生了创新。
葛均波曾讲述有关心血管手术的三个故事:一次“大逆不道”的尝试,25岁的小伙子沃纳·福斯曼发现了心导管检查法;一次误打误撞的心导管检查失误,马森·松斯医生发明了冠状动脉造影术,顺便修正了教科书上的谬误;一个突发奇想的解决血管狭窄的思路,格林特茨格开发出球囊扩张技术,该技术后来衍生出当今仍在使用的冠状动脉支架。医学技术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突破常规和“离经叛道”中实现的。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所谓天真的心态,正是跳出框架、敢想敢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澈与纯粹。
“基于临床需求,经得起临床检验”
创新之要,重在务实。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葛均波认为,一个外科医生的创新,应该是基于临床需求、最终为临床服务并经得起临床实践检验的创新。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为病人治好病、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最高追求。
在心血管治疗领域,医疗创新还表现在医疗器械的开发、转化和应用上。曾有一位病人,年仅32岁,得了冠心病,经手术放了个支架。但两年半后的某一天,他突然大汗淋漓、剧烈胸痛,原来是支架内形成了血栓、完全堵塞了,传统药物支架存在涂层材料无法在体内降解、对称涂层工艺等设计缺陷,由此导致的血管持续性炎症反应和内皮化延迟,具有诱发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引起支架内血栓,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这就是传统药物支架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进口支架价格昂贵,葛均波曾见过病人解开一层又一层衣服,掏出藏在贴身衣袋里一摞带着体温的钱,用来支付手术费,颇为触动。“当时就想研发一种性能更好的国产支架,让中国人都用得起。”于是,他带领团队正式开始了研制国产冠脉药物支架的征程。葛均波团队坚持不懈地找材料、研究药物涂层技术,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成功研制出“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冠脉支架”。自2005年上市后,这款支架每年为患者和国家省下数十亿元医疗费用,目前占据了20%左右的市场份额,“洋支架”不再一家独大。
“现在涂层可以降解了,但是支架仍然是个异物,保留在血管里,能不能让支架完全‘化’掉呢?”临床有需求,创新就有方向。葛均波团队又开始研制可以完全降解的支架。经过近8年的实验研究,葛均波和他的团队找到了性能良好的聚乳酸类材质,并成功研制出完全可降解的冠脉支架xinsorb。植入后病人反映良好,5年随访的时候几乎已经找不到支架了。
而技术创新仍在继续,葛均波表示,聚乳酸这类高分子材料支撑力不如传统金属支架,完全降解需要3年甚至更久,意味着病人要吃药至少3年。他想,最好能找到一种支撑力更强且降解周期更合理的支架材料,并且没有严重的炎症反应。
从完全可降解支架的研制过程,可以一瞥葛均波立足临床实践、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逻辑。
“创新应该是全社会的创新”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葛均波一直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将医学创新身体力行,还多次呼吁要发挥临床一线医生的创新潜能。他认为,医生应该当仁不让地成为医学创新中的主体。“我曾提出过一个创新口号:fromthedoctors.bythedoctors.forthedoctors.”葛均波说,在医疗器械创新的全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发现需求”“提出需求”到“器械发明”,再到“器械使用”及最后的“器械评估”,医生角色不可或缺。
通过xinsorb支架的整个研发过程,葛均波进一步认识到,“创新并不只是医生的创新,而是社会的创新”。历数医疗器械发展史,从第一例心血管检查、第一个球囊扩张,到第一个支架,再到第一个瓣膜,都是由医生提出创新概念,做出一个样品,工程师再把样品变成产品,进而通过企业运作,推向市场变成商品。他直言,创新与合作是当今世界医疗器械研发的基础。当前中国的创新环境仍有待改善,医生缺乏创新的合作环境,成果归属界定仍是创新者的困惑难题,转化成果的认定和保护机制也亟待完善。创新不仅是创新者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
为了更好推动医学创新发展,2015年葛均波发起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这是国内首个以医生为主体的心血管器械及技术研发创新组织;在中山医院心内科设立了酝酿已久的“首席创新官(cio)”,希望能征求更多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然后寻求解决办法,协助申请专利促进转化;2017年,联合了国内16位院士及30余位研究型医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组建了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这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医生与医院的创新互助平台。他希望通过打造创新合作平台,为创新者提供支持和便利,保护创新热情,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医学创新走向世界领先位置。
葛均波在实践中体会到,真正的创新应该是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实践等全方面的创新。2022年,他还提出了医疗器械科技创新的全新口号“fromthedoctors,bytheengineersforthepatients”,“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病人能够受益,让他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履职建言,推动社会创新
如何实现“社会的创新”?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和政协委员,葛均波数年来持续为营造更好的医疗创新环境而奔走呼吁。“创新”一直是他履职的关键词之一。“近年来,中国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药品创新,发展得确实非常快,但我们也要看到这其中还有很多需要改革的事情。”他认为医药创新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创新链,应多研发民众用得起的医疗器械和更好更便宜的药品,还呼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不利于创新的低层次重复产品和低效竞争。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葛均波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他一如既往地带来了涉及自身专业、促进医疗创新发展以及医疗人才培养方面的多件提案,针对问题,精准建言。在《关于打破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堵点的建议》《建议抗菌药物可持续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亟需政策支撑》等提案中,他继续关注完善医疗器械和新型药物的创新环境,并提出了推动产学研国家平台的建设、推动激励性政策出台与落地、推动相关政策引导与衔接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看武侠小说的葛均波曾有个大侠梦。如今,从医40余载的他,正用他的科技成果和精湛医术在临床上挽救着大量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以创新铸剑,他在心脏这方寸之地为病患拓展生路、开辟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