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振兴的“巾帼”先锋——记上海市政协常委刘惠莉
上海市政协常委刘惠莉
“这是对畜牧兽医所多年来服务于农业产业的肯定,也是对党外人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经济发展的肯定。”近日,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总支主委、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刘惠莉荣获2023年上海乡村振兴“巾帼之星”荣誉称号。她表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是吃得更好、更安全。近年来,畜牧兽医所积极拓展服务能力,明确了以“服务产业,服务城市,服务消费”为己任的目标定位。
盟务履职:守正与创新
2006年,刘惠莉加入民盟。在盟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下,她不断取得进步。2016年,刘惠莉担任民盟农科院支部主委。身为盟务工作“达人”,刘惠莉不时与盟内其他基层组织联动,拓展盟员“朋友圈”,同时充分发挥农科院盟员的各项专业优势,打造特色盟总支。例如,每年科技周组织盟员举办宠物进社区科普宣传讲座、肉蛋品安全知识讲座;开展郊区黄桃、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在浦东、崇明等地建立盟员专家工作站,为上海乡村振兴发挥智囊作用。
刘惠莉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她曾荣获民盟中央组织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民盟市委盟务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农科院盟组织也先后获得民盟中央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民盟市委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优秀集体以及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岗位建功:坚守与转型
“上海还有养殖业?你们有业务吗?”当这样被提及对上海养殖业的疑惑时,刘惠莉总会自豪地回答道:“曾经,上海年出栏生猪几百万头,规模超20万羽的商品蛋鸡场3个、祖代场3个,奉贤还是全国养猪第一县。”
那是1997年,刘惠莉硕士毕业,刚进入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工作。报到后第3天,她就被派驻金山吕巷浦江蛋鸡场近一年,与团队同事开展一项旨在提高养殖技术的国家级“九五攻关”项目。冬季,蛋鸡容易暴发“新城疫”,这种首发于印尼的疫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对养殖场几乎是毁灭性的,类似于现在的非洲猪瘟。有20万羽鸡只的浦江蛋鸡场,疫病初起。刘惠莉和同事利用团队老师研发的疫苗,不分昼夜对鸡只进行紧急注射免疫,将鸡场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就这样,经过20余载的坚守与深耕,刘惠莉在聚焦危害养殖业重要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和服务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她开发的应用于猪重要疾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可以及时阻断疾病发生流行,这项技术推广应用于上海、江苏等地。她还着力创新疫苗免疫方式,提升疫苗免疫效力,助推上海养殖业高效健康发展。
随着21世纪初上海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加强,养殖业规模逐年缩小,年出栏生猪减少到几十万头,羊、鸡、鸽等畜禽养殖业零星存在。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刘惠莉和同事们积极拓展思路,开始新的转型。他们在继续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人畜共患病、宠物饲养等领域,服务于城市公共安全。比如,在聚焦宠物携带重要病原的监测和防控技术研发方面,她带领团队制定我国第一个猪流感分型检测技术标准。
多年来,刘惠莉完成市级以上重点项目20余项,获科技成果10余项,主持的多个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标准化技术成果三等奖等;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件,获得授权专利5项。
作为上海市政协两届常委,刘惠莉坚持岗位建功和政协履职相结合。她每年都会提交2至3件提案。她的履职建言方向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农业科技创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刘惠莉说,今后将继续围绕农业科技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政策与机制等方面深入调研、持续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