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认真投入履职——记上海市政协委员秦文波
“东莞建设运行大科学装置,充分考虑了产业的集聚和体系的搭建,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对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很有启发……”2023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文波多次参加市政协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的“核爆点”组织开展的各项调研活动,每到一地,他都会深入了解当地的创新生态,将所思所感写在自己的履职调研簿上。
“科创中心需要全体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共同体努力,尽早研究出台上海市级层面的支持创新联合体工作指引或备案文件,设立专项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解决过去一些应用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的研发力量分散、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调研归来,秦文波根据履职调研簿上的详细记录,经过反复论证提出有关“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助力上海科技创新”的提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秦文波将这件有关科技创新的提案带到会上,同时,他还提交了一件有关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社区筛查与早期预防的建议的提案。为何带来两件看似不搭界的提案?他说:“这同样少不了科技创新,上海科学院有一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技术,已在浦东地区70万人群中试点验证多年。调研发现,在许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脑卒中的预防与筛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秦文波将这些日常工作履职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全部记在自己的履职调研簿上,每一件都会经过深入地了解分析、细致地调查研究和严谨地科学验证。“调研记录是我提案的来源,科技创新无处不在,同样,委员履职也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他说,如今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部分老年人因不会用手机上的网约车软件很难叫到车等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问题日渐显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社会和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积极建言献策,这是当好一名政协委员的初心。”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秦文波有了一个崭新的履职平台,2023年年末,市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工作室在上海科学院设立。他表示,工作室的建立,为政协委员与基层的科技工作者创建了更多面对面交流研讨的机会,能更多地聆听了解界别群众的心声,“接地气,对于政协委员履职尽责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