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艺苑-yb体育app官网

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首页 > 

气清质实 骨苍神腴

专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

wdcm上传图片

  今年8月中旬,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市政协书画院准备了一件特别的礼物——大草长卷毛泽东同志诗词《念奴娇•昆仑》。这幅气势磅礴的大草长卷,凡116字,无不气清质实、骨苍神腴,令人赞叹。这幅作品如今在市政协委员活动中心一楼大厅展陈,观者无不为其飞扬激越的疾写之态、挥笔如剑的洒脱之气折服。

  这幅佳作的作者,正是在大草艺术上臻如化境的市政协书画院艺委会成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繁忙创作与工作之余,丁申阳抽空接受采访,畅谈的学艺之路、艺术理念和对上海书坛未来期许。

  学书法有苦更有乐

  丁申阳于1957年生于上海。他将自己书法上的成就归结于自己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在学书的路上,一直少不了父母培育、良师指点和领导鼓励。书法艺术道路上,丁申阳的第一位老师是父亲。他的父亲是历史老师,本身就很喜欢书法。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丁申阳上小学时,父亲让他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里安静地读书、写字,一是省得他跟小朋友们出去打闹,二是想着将来丁申阳到农村插队或参加工作时能出出板报,有一项特长。家里还藏有几本颜体字帖,丁申阳便开始了临帖这项终生的功课。父亲规定,在他下班回家后必须看到有两张大楷放在桌上,否则不许吃饭。丁申阳有时想偷懒把前几天的字拾回来重新放桌上,却不能蒙混过关,必须写好才行。

  当时家里经济并不富裕,并没有钱买宣纸练字,丁申阳小时候练字常在报纸上练。孩子玩性大,丁申阳上初中时有一阵子经常跟弄堂里的小伙伴去外滩玩,成绩下降,字也不好好练。有一天,和小伙伴们玩好回到家,丁申阳看到父亲写了一行字放在书桌上:“慎言语,少饮食,有道德,会文章,勤思考。”父亲一一讲给他听,希望这几句话能成为丁申阳的座右铭。父亲是经历过风雨的人,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教育丁申阳要“慎言语”。他讲的“少饮食”意思是在物质上要节约,因为那个年代“多吃”是浪费。

  丁申阳后来说,这几句话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还是影响蛮大的。

wdcm上传图片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在家临帖学,也在学校学。丁申阳就读的向明中学有专门的书法兴趣班,喜好书法的校长请来不少优秀的书法老师为兴趣班的同学悉心指点,丁申阳从中也受益匪浅,他勤学苦练,埋头精进。中学毕业后,丁申阳进了上海三菱电梯厂的技校,当了一名工人。在技校里一天上班一天念书,那段时间丁申阳白天工作学习,晚上在宿舍坚持临帖练字。冬天寒冷时,袜子都结了冰。夏天炎热时,练字时凝神聚气都顾不得蚊虫叮咬。“真正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回忆起那段岁月,丁申阳依然记得那份“苦”,更记得苦中的乐,品味出苦尽甘来的况味。

  在技校,领导赏识丁申阳的才气,安排他出板报。周恩来同志逝世时,丁申阳在地上写了1米左右的“悼念周总理”大标语。领导看到后大加赞赏,为此技校毕业后他留厂工作。后来到杨浦区的一家工厂工作,因为书法特长,丁申阳调进厂工会工作,领导提供了专门用来写字的房间,并给报销笔墨纸砚,同时单位还出钱供丁申阳去书法培训机构继续深造学习。

  丁申阳的书法学习道路不断拓宽。在父亲的引见下,认识了多位老师。工作后,丁申阳参加工人文化宫的书法班,上过为期两年的上海中国画院书法专业班,曾得到胡问遂先生及钱茂生老师亲教。他为一个文凭,也为了更系统地学习书法理论,考入了虹口区业余大学书法篆刻专业,为此后艺术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好的老师终是古帖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电影制片厂招聘美术师,丁申阳报名并通过考试后调到上影厂工作,主要从事电影片名设计,他设计了《生死抉择》《邓小平•1928》《走出西柏坡》、《女儿谷》《绝处逢生》等片名,得到了谢晋、孙道临、于本正等著名导演的赞誉。

  认真工作的同时,丁申阳十分勤学,即便出差在外,工作任务繁重,他还是会坚持每天抽时间练字;他遍览历代碑帖也遍临百帖,他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临习一本帖,把其中的精髓吃透后再进行创作;他喜爱中国古典文化,名篇佳句烂熟于心,有时亦会吟诗作画,并融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宏于其书法创作中。他常说,自己是一位从书法大潮中走出来的书家,没什么书法平台,也没经过院校训练,深知书法的功底可能没有一些同行扎实,文化知识也没有当代学院派书家丰富。只是认准一个理——坚持。

wdcm上传图片

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为此,丁申阳始终把书法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急于成名,也不想一夜成名,慢慢领悟,慢慢体会,用平常心去淡然,用安静心去喜悦,用沉稳及勤奋去守候书法。那时,在剧组出外景时,他也要带上字帖、笔墨纸砚等工具,坚持书写。谢晋导演有次看到他练字时就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不理想时有别人提出建议供你思考,而书、画全靠个人努力,第一口奶吃错了就很难回来了。

wdcm上传图片

采访现场

  丁申阳在强调勤学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才气、人气和运气的共同作用。

  才气,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苦学。人气,在于各界师友的互相帮助。而运气,则在于他的学艺道路上遇到了几位为他指路的“贵人”。

  当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平鼓励丁申阳代表青年多参加书协活动,一次次活动提升了丁申阳的书艺水平。

  书法名家胡问遂先生在家接待丁申阳时建议他关注明代书家张瑞图的笔法、适当多些方折,一番指点推动丁申阳此后确立自己的书法风格。

wdcm上传图片

戴叙伦 • 苏溪亭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吴建贤青年时受教于沈尹默、拱德邻与徐伯清诸先生;并得到过沙孟海、林散之两位老先生的指点。他是对丁申阳影响比较大的一位前辈,吴建贤淡泊名利,对丁申阳这样的书坛新秀热情帮助,送字送帖,不计回报。吴建贤看丁申阳的“笔性”对他进行点拨,因丁申阳的字比较随意放松,所以吴建贤建议他去练草书,这对丁申阳日后成书法大家是很有帮助的。“个性”在“笔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丁申阳学书是由近及古,并且在不断的探索中,选择草书作为一生的陪伴。

  吴建贤为人比较豪爽,经常带学生出去交流,讲书法理论。他强调要多临帖,少创作,“临帖就是在储蓄,创作就像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花,你储蓄得多了加起来的钱才会更好用”。这句话此后也成为丁申阳坚守的理念,他在指点后学常说:“最好的老师,终是古帖。” 丁申阳以为,书法最难的是把临的内容体现在创作中,创作时又能时时体现出所临范本的意境。凡是临创结合的好的,就可以有自己的格调,自己的风格,而这一点恰恰又是一个成功书家必备的要素。

wdcm上传图片

李商隐 • 无题

  如今,丁申阳在书法上专攻草书,并于大草最为用力,他独树一帜的草书成就受到业界公认和钦佩。

  推动海派书法再创辉煌

  多年来,丁申阳积极地参与各种书法交流活动。自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及此后担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来,丁申阳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与温州、安徽、河南、山东、北京及日本等海内外书法家交流书法,沟通感情,这些交流活动让丁申阳越发体会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位中华儿女都要以此为荣,共同把它传承好,发扬好。同时书法交流活动也让他结交到很多朋友,获得了很多教益。丁申阳平和、散淡的作风,在圈中有良好的口碑。丁申阳认为,自己能够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勤学苦练之外,也跟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与各界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接触不无关系。

  2018年11月,丁申阳当选为新一届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成为上海书坛领军人。丁申阳感到,当好上海书协主席,就要把推动海派书法再创辉煌放在心上、担在肩上。丁申阳在全国书法大展中有过出色成绩,正是这些成绩让他当选了中国书协理事及草书委员会委员(全国28位)。近年来多次担任了全国书法展评委。

  回顾上海书坛的发展,解放初期沈伊默、白蕉、潘伯鹰等人学习二王书法,以书法作为主要创作手段,加之当时上海现代教育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于是形成了海派书法的成熟期。改革开放后,海派书法处于上升期,代表人物有胡问遂、任政、赵冷月、周慧珺、韩天衡等,为海派书法立足全国书坛打下基础。全国第一本书法类杂志《书法》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创办,对于海派书法的弘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上海也是最早举办全国性群众书法大赛的地方之一,如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大赛、《文汇报》全国书法大赛等,如今活跃于书坛的一些重要人物,相当一部分是从此走出的。也正是那个时段,海派书法迎来了发展期,涌现了周慧珺、韩天衡、张森、周志高、吴建贤、王伟平、刘小晴、刘一闻等著名书家,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物,才使得海派书风得以劲吹。

  不过,当下上海书法界在全国参展获奖等比拼中处于弱势,造成了“上海书法综合实力不强、海派书法有没落之势”的观感。要让海派书法重振雄风,作为书协掌门人,丁申阳感到要重团结、抓培养、出成绩。

  重团结、聚合力,首先要有个表率。书协换届后,丁申阳率新一届主席团讨论通过了一个自律条例,其目的是为自己设定一个底线,担当起责任来自觉维护书法界的形象。丁申阳说,书协主席团成员都是业内名人,需要以高尚的品格来要求自己,只有德艺双修者才能在书法界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带领大家做好工作。公布了自律条例,为自己树起了一面镜子,时刻照耀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席团班子守住了底线、树立了形象,可以更好地团结上海广大书法家,书协的凝聚力、引领力得到更好彰显。

wdcm上传图片

王冕 • 梅花

  抓培养,首要重根基。丁申阳提出,上海市书协应该重点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发现、培训青少年优秀书法苗子,尊重、传承老书家的创作经验,发挥这些优秀书法家的特长,以抓青少年和老年书家来促中间,带动中青年书法队伍的创作热情,积极投身、融合到全国各种书法活动中,慢慢的重新确立海派书法地位。

  出成绩,就要鼓励上海的书法家多参展、多参赛。丁申阳感到,上海中青年书家在全国性大展上入展率不高,总体上没有几位能跻身于全国优秀书家行列,这一点应该有自知之明,上海的书法有一定宽度,但高度尤其是高峰还需要慢慢攀登。同时,他注意到,沈尹默作为上海书坛的领袖和开拓者之一,却没有被冠名奖项,上海市书协之后也将跟进。

  作为市政协书画院艺委会成员,丁申阳对市政协书画院的工作充满期待。他表示,政协书画院平台效应好、在全市书画界凝心聚力基础厚实,未来大有可为,希望市政协书画院今后与上海市书协加强合作,探索联动交流机制,共同使海派书法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