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生活
汾阳路150号,在今日许多游客眼里,是一家餐饮企业,但对施大畏而言,那里过去是,也永远是他心里的绘画启蒙地——1960年6月20日,上海中国画院正是在这里宣告成立。1966年,当时才16岁的施大畏怯生生地站在了汾阳路150号大门外,踮起脚按门铃,朝圣一般透过门缝打量着院内的“圣殿”。门开了,他进入其中习画。
1968年,施大畏被分配到上海第二建筑工程公司206工程队当油漆工。公司领导对他很好,得知他喜欢画画之后,专门批经费让他去买颜料等画材,在食堂的墙壁上绘毛主席像。因为晚上要画画,木工师傅特意在他二层的铺位上搭了一个小桌,电工师傅帮拉了“专用”电灯。三年后,他被调到机关搞宣传工作。那时,工地上的老工人和宣传科的领导对这个“小孩儿”给予了诸多关照。许多年过去了,他回想起工人师傅们那种朴实的感情,犹觉珍贵和感激。凭借在建筑工地上的亲身感受,施大畏创作了《祖国处处是我家》《万丈高楼平地起》等作品。1978年,施大畏借调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画连环画。走上了专业美术创作之路。后来,他又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进行系统学习,并将中国画和书法用笔的表现技巧运用到连环画创作当中。
1986年,施大畏正式调入画院。从岳阳路到汾阳路距离不远,上世纪90年代,有时午休时分,当时已经当上上海中国画院领导的施大畏,散步时又会不知不觉回到汾阳路。回想起这段经历,他感慨万千:“生活,给人磨砺,更有惊喜”。
采访中,施大畏多次提到,生活永远是他艺术的初心。“《清明上河图》那样有名,不在于它技巧上有多高超,而是在于它记录了一段历史。”施大畏说。他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在观照生活。扎根在土地和人民中间的原始朴实的美,始终贯穿于其作品之中。
施大畏的行政职务不少,但是,他的思考没有片刻消停。忙碌的行政杂务,有时反而让他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单纯专业艺术家未必能够达到的高度。或者说,他现在的许多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具体的艺术范畴。
“艺术来源于生活,有生活的作品才是大作品,只有用真情实感去体会生活才可能出优秀作品。年轻人缺生活,有生活的作品就大,没生活的作品就小。每个人的周边都是生活,你要用一种感情去感悟他,纯粹被利益驱动以后,这种感悟就没有了。”这是他艺术的真髓,也是他立命的信条。
经济高速发展,商业化、娱乐化、快捷化趋向逐渐消磨着社会文化对艺术的坚守,这种担心一直盘桓在施大畏心里。“现在为什么许多作品,有技术没有内涵?画室大了,离生活远了。有市场了,责任差了。”他一直是一个“生活的信奉者”:“如果没有沉底到生活中去,哪里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动呢?”
“当下艺术创作的状态浮躁,正是因为诸多年轻艺术家们把作画当成了改变生活、改变社会地位的手段,功利之下,艺术创作不再纯粹。”这是施大畏最忧虑的一点。他说,艺术不是艺术品,艺术是崇高的。如果迷恋艺术品市场,只把作品当成流通的艺术品,把优劣交给市场判断,艺术能力就会渐渐消失,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正因此,他最常对后学说的一句话就是:“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创作出一批真正无愧于时代、能够传之后世的精品力作。”
溯源塑魂的担当
“‘中华创世神话’绝不是自娱自乐。”施大畏严肃地说:“回溯我们的创世神话,是为了铸根塑魂,找回民族文化的初心,并与世界对话。”
历史画一直是施大畏最钟爱的题材。“画历史画是我们这代人在回望、追寻过去的事情,从中可以感受到后人对先烈的尊重。”5月23日,施大畏参加全国政协“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协商会,他以“用中华创世神话 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发言,从一项文化创作工程入手,提出了一位文艺界委员对自身使命和责任的思考。
2016年初,本市“十三五”重大文艺创作工作《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文化传播工程》启动,以美术、文学和多种文艺形式来讲述“我们自己的”创世神话故事。作为组委会副主任,施大畏说:“我很忙,一段时间内我甚至天天跑印刷厂。”时过一年多,40万字的学术述考、8万字的文学故事脚本完成,在文史资料考证基础上整理出的30本连环画也已完成美术创作和出版发行。
“画神话故事,不是造神,而是为了不忘本来,找一找我们文化的根。”施大畏说,文化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历史问题的表达。神话是各民族文化意识萌芽时期的创造,蕴藏着祖先对自己和世界的原始认识及丰富的想法,这是民族的价值观和几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依靠。组织创作连环画绘本和大型美术作品等,就是想把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思维的密码“捧”出来;“盘古开天的创造性,天人合一的科学性和以中原为平台各民族融合的文化传统,这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把碎片化的神话故事整理出来,把文化传统表现出来,也是对‘去中国化’图谋的有力驳斥。”施大畏感到,虽然上古神话诞生于蒙昧和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但和当下一样都处于深刻的历史转型期,上古先民留下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祖训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统一的精神价值。由此,铸根塑魂以面向未来,在文化缺失、浮躁盛行的今天有着深刻的必要性。
因此,他和一批“大画家”们拿起画笔,重拾“画小人书”的传统,出版30本中华创世神话回本,送书进校园、社区乃至山村小学,通过孩子与父母的共同阅读,让他们都能从中能够找到民族的根与魂,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而且,通过这一工程,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本民族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舞台、影视、美术作品,发扬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正体现了上海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责任担当。
用神话与世界对话
“我们用自己的神话,与西方神话乃至西方文化平等对话,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也是文化‘走出去’的载体。”今年4月下旬,施大畏参加由市政协主席吴志明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赴欧洲友好访问,其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他应邀在“上海故事:传统与现代——中英文化对话会”上演讲,讲述他就创世神话进行创作的体会;5月,第一批连环画绘本创作原稿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展呈,他发现,西方人对“中国的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了解“女蜗补天”“伯鲧献身”“大禹治水”等故事内容后,更产生了“这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的体认和共鸣。他们发现,中国的神话讲述的也是人类的共同主题,一样演绎着人类的生存抗争、发展,真善美。神话,也能担当国际语境中具有说服力的开拓者角色。”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他在发言中即建议用中国神话故事作为孔子学院授课传播交流的内容。
谈到中华创世神话创作工作的下一步,施大畏提到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次聊天。当时,他在小组讨论间隙与文艺界的音乐家委员们讨论,他问可不可以做一个“开天辟地”的交响乐:“低音低得像从地下缓缓钻出,高音高得响彻云霄,多美啊。”在他的构想中,还有以“女娲补天”为题材的舞剧。可惜,上海在这方面“慢”了一步,由安徽省(蚌埠市) 花鼓灯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大禹》已于6月21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让施大畏感到欣慰,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遗产。他希望下一步歌剧、舞剧甚至动漫创作都能从中获取灵感和养料。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面向当代、走向世界,这是今天文化人的责任。”施大畏说。
“政协是团结联谊的大平台,政协的书画院应是书画艺术家们一起探讨文化本质,回归初心的地方。”谈起对市政协书画院的期待,施大畏坦言,一起讨论艺术技法的地方太多,而这个城市更需要一起谈文化的地方:“城市要有温度,这温度就来自于文化。谈文化,应成为政协书画院的初心,莫忘这一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