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闪亮的文化名片
从国内看,新世纪以来各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冲动势头不减。据不完全统计,先后面世的有长春国际电影节、珠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青岛国际电影节,还有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等。在诸多的国际电影节中,上海国际电影节如何独树一帜,始终保持青春活力?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文化创意中,上海国际电影节无疑是靓丽的瑰宝。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务院批复同意,1993年10月,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落成不久的上海影城成功举办;1994年,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考察认定,其被确认为当时全球九个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自创办以来,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一路相伴,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追求卓越,锐意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机制,致力发展壮大,走过近30年的风雨征程,现已成为一张璀璨的上海城市文化名片,中国面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国际声望,上海丰厚电影历史文化的传承
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电影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不仅表现在创作上首开电影制作之滥觞,并长期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根据1927年的《中华电影年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179家电影公司,其中设在上海的有142家,也就是说,上海的电影企业占到了全国的近80%。联华、明星、天一,以及艺华、新华、昆仑、文华等都是当年名声在外的电影公司,其生产的影片曾供应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和世界各国。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下设海燕、天马、江南三个故事片分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制片厂、上海译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应运而生,门类齐全,各展其能,都先后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电影龙头企业。毫不夸张地说,谈到中国电影的生成和发展,上海的地位和作用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同样,中国第一份电影研究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影戏杂志》)、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的“明星影戏学校”)、第一本电影研究著作(周剑云、汪熙昌1924-1925年之间所著的《影戏概论》)都是在上海诞生。及至上世纪50年代,张骏祥的电影论文集《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史东山的《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和《论电影镜头的组接》等著作,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曾每期发行数百万册的《大众电影》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上海创办的,上世纪80年代后起的《中国电影时报》别开生面,曾经引领中国理论批评的潮流,它们对中国电影发展全局的影响可以说是世所公认的。
这种深厚的电影历史文化积淀,虽然由于“文革”的干扰破坏,以及后来国家电影文化政策的调整和产业化改革后电影的全面放开而有所减弱,但它的根须依然是通达的,它的传承是难以阻隔的。1993年,上海抓住中国电影全面启动产业化改革的机遇,创办首届国际电影节,获得国际电影界的高度关注。首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由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担任,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中国香港导演徐克等国际电影界翘楚出任国际评委,共有遍及亚、非、美、欧、澳五大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电影参加,其中19部影片参加金爵奖评选。参展影片在九家电影院共展映了568场电影,观众约30万人次;电影节市场共有16家海内外制片单位和发行机构设立展台,达成10笔影片交易,成交金额达人民币2700多万元;共计630余名中外来宾参加电影节活动,200余名中外记者对电影节进行采访报道。由此奠定了电影节评奖的高规格、国际化和权威性,被认证为世界九大非专门类竞赛型(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从第五届起,电影节由原先的两年一届调整为每年6月举办;第七届起设立亚洲新人奖评选,并创设“向大师致敬”影展单元;第九届电影节的国际评委会主席第一次由外国电影大师担任;第10届开始设立电影项目创投,启动影院联网售票;第13届的电影节论坛更拓开一面,追踪世界电影最新发展动态,以“主席讲坛”“产业论坛”“电影圆桌”和“电影大师班”四个板块,邀请60多位国内外业界精英在九场论坛上发言,围绕中国电影产业大发展和3d技术等重磅话题,邀请来美国韦恩斯坦创始人哈维•韦恩斯坦、美国电影协会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皮萨诺等业界巨头和国内知名电影人,共同交流经验、碰撞思路观点,指路产业,共襄盛举,进一步扩大了电影节的影响和声望。及至2019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2096部,参赛作品佳作云集,名导名作捷足先登,并有近400位中外电影明星出席了电影节开幕式红毯,刷新了历史纪录。
20多年来,中外电影人共同建设华语电影与世界连接的桥梁,逐步凝炼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并始终坚持鼓励内容、尊重幕后、力推新人,助力我国稳步迈向电影强国的努力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一届一点推进,国际影响日增,规模水平渐进,被誉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至今仍是中国,乃至亚洲影响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可以说,这既是深厚电影文化传统的一种延伸,也是新型城市文化顽强生命力的体现;既承载了上海人民的历史创造和创意,也成为当下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魔都,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标识
一座城市的美好和优渥,不仅需要物质的不断进步,更需要精神与文化财富的超前发展和同步增长;走进网络时代的大众,不仅渴求衣食的无忧、住行的便捷,更期待心灵的滋润和精神的富足。城市文化就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食粮,就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动力和底气。这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一座城市始终保有旺盛的精气神的根基之所在。正如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基本的力量。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居高不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连续数10年保持高、中速增长,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8155.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299.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752.28亿元,其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7%(电影产业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73万元。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当下,上海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城市创新发展迈入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一些天时的、地利的、物质的、外显的优势条件已经被充分释放,城市文化潜力的发掘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元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迫切和紧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上海电影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完善现代上海电影工业体系”的文化命题,并将其作为发展上海文化产业的首要之举。2017年又出台“文创50条”,提出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这是历史合理的传承,也是时代必然的召唤。我们高兴地看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载体,自创办以来,凭借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强劲动力,以专业性、权威性、全球性构建中外电影文化交流平台,围绕评奖、市场、论坛、展映四大主体活动拓展影响力,并开展了“国际直通车”“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市民参与”等行动加强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国际化发展之路不断拓宽,节庆水准不断提升,展映场次数、展映影院数等数据逐年增长,文化交流互鉴平台的作用愈益彰显,已成为上海文化建设的一大品牌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标识。
以2017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展映了500多部中外佳片,共有来自美国、中国、罗马尼亚、波兰、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菲律宾、伊朗等国的14部重量级电影参与金爵奖的角逐,一时国际大师云集,优秀佳作争相登陆,形成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电影节致力于体现全产业、多元化格局,覆盖影视投融资、制作、后期、特效、视效、发行、营销、法务和游戏等领域,吸引了两百余家国内外展商、近两万人次全球专业人士参与;组委会指定45家影院放映1500多次专场,仅开票第一天,即售出35万多张影票,让广大市民不出国门,就可以观赏到国际电影大师们的最新作品,提升和满足了市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卓有成效地带动了上海城市优秀文化和文化时尚走向国际,让更多的国际友人因为电影而光顾和知晓上海。
笔者每年都是国际电影节优秀作品的执着拥趸,常要为一票难求而花费周折。邻近城市的朋友们更常常是慕名而来,结伴同行,围炉品鉴,畅谈争辩不已,为上海这座声名在外的电影魔都又平添了一份新的魅力和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