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就“发挥优势,激发活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题举行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 张恩迪参加
1月26日中午,市政协就“发挥优势,激发活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题举行委员与市民的网上交流活动。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市委主委张恩迪,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市科协副主席杨建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致公党市委副主委袁雯等五位委员围绕主题,就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人才引进与培养,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话题与市民进行了交流。
张恩迪: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有利于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辐射
“市政协在上海创建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可以起到什么具体作用?”有网友问:有没有什么实例可以作为说明?
对此,张恩迪回答,政协在这方面优势不小,成绩也不少。比如,最近就做了一个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调研,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条件、重点和对策四个方面提出了观点、思路和对策,为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作出决策提出参考建议。“另外,市政协还有一个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具体帮助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关系,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实事”。
有网友觉得不少民主党派成员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想了解他们在上海创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能有些什么作为?
“我觉得首先是做好本职工作。”张恩迪回答,在此基础上,民主党派成员也可以把学术上好的想法、好的调研结果及时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提交提案的形式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然,民主党派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组织相关的调研,利用党派内外的专家、学者协同起来开展一些讨论,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有质量的建议。”他说。
还有网友想了解,政协委员眼中上海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对此,张恩迪的看法是,“上海的优势很明显”: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有利于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四个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相互支撑、相辅相成;重规矩、讲法治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陆晓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既是政府的事,是企业的事,也是社会的事
“具有全球影响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网友问,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正在建设的科技创新中心呢?
陆晓春认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需要具备一定的特征:“比如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创新成果的影响力,新兴产业的引领力,创新产业的吸引力,区域创新的辐射力等等。”
有网友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因此“科技创新中心不应该是个狭隘的地理概念”。对此,陆晓春表示赞同,“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确不应该局限于一个狭隘的范围,上海应该更多关注与长三角地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动,充分发挥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优势。”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是谁?”有网友问,“是政府、科技工作者还是广大市民?”
陆晓春回答,此事“既是政府的事,是企业的事,也是社会的事”。“首先社会各阶层都要转变思路理念,要从传统的创新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他说,治理的概念就是主体多元,除了政府以外,高校科研院所,各类企业以及全体市民都是参与的主体,“作为政府要更多建设环境,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能让各主体都投入创新创业,能形成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杨建荣: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有底气
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网友问:上海底气何在?
对此,杨建荣显然很有信心。“上海的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他说,上海有165名两院院士、160多万名科技工作者。“这些科技工作者分布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上海的发展起到人力资源的保障。”
“上海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也有好的举措。”杨建荣说,比如科协,就有“飞翔计划”、“晨光计划”、“青年英才评选”、“科技精英评选”等选拔机制,“特别是‘科技精英’已经成为上海科技人才的重要品牌,历届科技精英中有48人已经成为两院院士,占整个科技精英评选人才的40%多。”
上海还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国家有关部门三年前曾作过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研,上海的相关指数是13.24,比全国平均水平的3高出一大截,与欧洲国家基本持平。”杨建荣说,公民科学素养对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都是上海创建科技创新中心的底气。
科技社团在上海创建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还有的网友关心这个问题。
杨建荣回答,科技社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上海科技社团已经承接了100多项职称评定、项目验收、事故鉴定、科技奖励等原本由政府进行管理的事项,正在成为上海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吴建中:当下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缩短研发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
有网友想知道,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大力倡导“科技创新”,有什么新含义?
吴建中回答,“科技”、“创新”都不是新概念,但“创新”在今天的重要性增强了:“现在很难想象再靠一个科技发明就能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情形了。”吴建中举例:无论ipod还是iphone,里面的“科技”元素不过泛泛而已,但用“创新”的方式将这些东西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便成就了苹果如今的事业版图。“上海发明专利和科技论文不少,但实际应用的效益不高,开发的力度不大。”吴建中说,是“创新”赋予了“科技”价值,当下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缩短研发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
有网友问,如今数字阅读日益普及,阅读对实体空间的依赖日益淡化,为什么上海图书馆还要上马二期工程?
吴建中回答,图书馆是城市的第三空间,不仅是学习,而且是交流的空间。虽然现在有很多信息和知识上网了,读者在家里也可以方便地获取,但是创新是头脑激荡的结果,读者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上海图书馆正在从提供阅览服务为主向提供学习和交流为主转型,这些都需要硬件投入的支持。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去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但是现在“人文社科类的讲座比较多”,问今后能不能兼顾一些自然科学的门类?吴建中当即表示:“今年一定会增加。”
袁雯:打破思想禁锢,激发创新基因
有不少网友关心,上海科技创新的环境到底怎么样?
“其实这是始终困扰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的老问题。”袁雯说,“俞正声同志在上海的时候就说过上海的白领文化盛行,只愿做白领,不愿做老板”,可谓一针见血。“但是了解上海的网友都知道,上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以‘冒险家的乐园’闻名的,所以在上海的文化血脉里,应该是有着创新和冒险的基因的。”袁雯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激发这种基因。人们在思想上的禁锢,往往比政策禁锢更难打破,我们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让创新者成为明星,只有,全社会来尊重创新者,才会有好的创新环境。”
“上海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不是意味着今后理工科人才会更吃香?”这位网友提问很实惠:“我是不是该让孩子去读理工类专业啊?”
“不管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袁雯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的动力。”
高校的科研成果看上去挺多,但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有几位网友问,这问题该怎么解决?
袁雯回答,产学研联动是个传统难题,需要克服不同体制间的障碍、突破很多政策制度,这方面的确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鼓励企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高校科研平台管理和运行之中,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改变单一依靠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把为社会、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各种成果纳入其中。
(黄铮报道 金松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