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 市政协开展专题视察监督
8月30日,市政协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专题视察监督。市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委员,先后赴普陀区长风11号绿地、长宁区延安中学实地视察,并与相关部门座谈交流。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寿子琪参加。
普陀区长风11号绿地,附近有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普陀区妇婴保健院和华师大四附中“三院一校”。绿地下面建设了面积9000多平方米,内设389个车位的地下车库。停车场设有9个人行通道进出口,其中两个出入口还配备了升降电梯。建成后,附近停车难得到很大缓解。延安中学的地下停车场则罕见地在学校外部设置了出入口,预留了100多个车位与公众共享。在学校内部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之间安装有卷帘门,用来灵活分隔,学校内部秩序和周边居民需求得到很好兼顾,颇受欢迎。
座谈交流中,市交通委、公安局、房屋管理局、规划资源局、司法局、数字化办公室等介绍了相关情况。“停车难综合治理”以“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目标,以“抓顶层、促基层、筑底层”为思路,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已初步做到“见声势、见成效、见机制”。目前主要聚焦老旧小区、医疗机构特定时段“停车难”问题,计划在2022年推进全市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万个公共泊位。全市停车设施普查报告目前已完成编制,“停车难综合治理手册”也已印发。“限时长道路停车场”等优化管理措施正在试点,多种针对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也已明确。利用数字化手段缓解停车难,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打造,数字赋能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正在大力推进。
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表示,政府部门对解决停车难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非常好”。他认为,从国情、市情出发,“任何时候都要优先考虑公共交通”。一方面要继续挖潜,解决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更要统筹考虑市民群众出行的便捷和顺达。
市政协副主席寿子琪表示,委员们视察的两个项目,体现了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用心和互相协同,“总体上解决了一些问题,更重要是摸索出了方法”。他希望,增强对解决“停车难”问题的紧迫感、责任心,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有力机制,更好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界召集人、对外友好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祝伟敏建议,厘清错综复杂的道路停车管理关系,更好释放道路停车资源。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方怀瑾建议,考虑居民实际需求,适当放宽路边临时、短时停车限制。市政协委员、经济委副主任,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童继生认为,上海有不少不再用于生产的老厂房,占用的土地资源完全可以释放出来停车,建议规划部门等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进行考量。市政协委员刘建民提出,加强立体停车库维护保养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优化提升停车场利用率。市政协委员张悦对优先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十分赞同,建议更好统筹人防工程和停车场规划建设。市政协委员王福明表示,以规范挖掘小区停车潜力,呼吁加大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开放力度。市政协委员徐兵建议,加大对公众释放高架道路下方停车资源。
委员们还建议,通过在土地供给、规划指标、投资模式以及引导资金等方面出台政策,尽快建立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有效推进机制;促进医院挂号预约与停车预约联动等手段,实现医院停车预约精准服务;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对社会开放共享;引导小区业主加强自治共治意识,物业管理部门规范服务,促进有序停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