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委召开经济运行状况评估与形势分析专家座谈会
11月1日、3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召开两场“上海2021年经济运行状况评估与2022年经济形势分析”专家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出席11月1日的会议。
李逸平说,经济问题绝不单纯,往往是复杂的、系统的,有时看似单一的问题或某项政策举措,往往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于它的复杂性,我们更要全方位多角度加以分析判断,既需要从规律和专业角度思考,也要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把握。他希望多多听取各方意见,始终按照习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的理念,从全局和整体上深入思考、仔细分析、系统研判,使分析建言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为市领导和党政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言及参考材料。
结合经济数据,市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总队长朱章海认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上海全市的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了持续恢复,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呈现了稳中加固和稳中有进的态势,“工业较快、金融较稳、服务业不断恢复”。经济效益总体上较好,但差异较大,“今年以来,上海规模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利润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是服务业的增速远高于工业”。
“前三季度出口超预期增长,这在全国而言是普遍现象。在金融方面,上海金融支持经济的效率持续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金鹏辉建议,更加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强调全国性和区域政策的协调;更加强调操作的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在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突出直达性和结构性,特别是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对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等这方面,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和直达;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和冲击应对,以长期均衡、短期有序的汇率,确保外汇市场可控。针对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应着力做好浦东引领区的“大文章”,包括深入推进规则、规制、标准、管理标准等的制度性开放;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加快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切实探索金融支持长三角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张广生概括了上海经济结构特点的两个问题: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性过高、经济循环的外向型依存度比较高。他认为,上海在吸引国外跨国公司和地区总部集聚的同时,要花更大的力气吸引本国的跨国公司或者本土的公司。“作为资源配置中心,既要有国外的,更要有国内的。在通过跨国公司配置资源之后,增强自身经济的韧度,这样方可真正不受制于人。”
“上海要以建立新一轮高标准对外开放体系为抓手,利用优势发力。”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除了在浦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外,应特别重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的优势”。他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上海的服务业推动力度很大。展望明年经济发展,杨成长认为,上海应关注消费调控模式,在建立高品质生活的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
上海市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认为,对我国而言,今年影响经济比较特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球大宗商品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进口价格特别是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明显上升,但商品出口价格并没有随之上涨。其显著影响就是处在上游和中下游的不同企业面临严重分化——处在产业链上游的大企业具有一定的价格传递能力,能得到更多融资等支持,而处于中下游较难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生产成本上扬,导致利润空间明显收窄,经营风险因而增大。他提醒,不要被相对不错的相关数据所迷惑,要切实持续增强经济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经济运行评估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国际变量和抗疫因素。目前,经济增长的复苏远未达到潜在的水平,要把握防通胀和稳增长的平衡度,对各种政策高密度出台产生的叠加效应进行预判。上海应特别关注进一步聚焦战略重点,把科创中心建设的产出效益作为抓手,还要重点研究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制度着力点,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杨燕青相信,上海正在进入下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她认为,影响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包括疫情、通胀、金融杠杆、“双碳”和产业链等,而对新城、科技及重点领域的投资,应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上海还要引领融入全球的制度规范,特别应该在临港自贸新片区落实先行先试。
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在分析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因素时提及全球通胀态势,这一态势对中国而言就是输入性的通胀,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她认为,上海应加快、加强“五个新城”建设,做实浦东引领区和自贸新片区制度创新,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着力优化汽车等传统主导型产业,做强做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主动拥抱服务型经济、数字型经济等新经济业态。
“数字经济发展中,上海不容忽视的优势强项在于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配置。”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认为,上海要用好碳排放交易所和数据交易所资源。“要有精准措施吸引客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客户到上海碳排放交易所交易,尽快成为真正的全国性的活跃的碳排放交易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