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战略优势,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十六次常委会议委员建言摘编(一)
编者按
7月27日,市政协举行十三届三十六次常委会议,围绕“下好人才‘先手棋’,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专题议政。会上,严军常委代表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作主旨发言,提出进一步加大战略人才引育使用力度、提升创新团队创新能级、强化青年人才培育发展、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环境等对策建议。马兴发、黄勇平、刘成良、贺鹤勇、安琦、陆敬波常委和李儒新、郑明光委员围绕营造人才引育大生态、依托大科学装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战略人才引领作用、为人才高地建设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等议政建言。吴瑞君、章毅、李昕欣、胡里清常委进行即席发言,提出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政企校研人才交流力度、持续优化对高端创业创新人才的支持服务等建议。本报特辑选委员发言,以飨读者。
打造世界级平台,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严军 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
根据市政协2022年度议政调研计划,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牵头组建课题组,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指引,聚焦“打造世界级平台 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开展深入调研。
今年2月以来,课题组先后走访调研市人才办、市科委、市科创办、市教委、市科协、浦东新区科经委等有关单位和张江、金桥等园区10余次,实地考察张江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实地调研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半导体、联影医疗、恒瑞医药、金仕达软件、联想(上海)、上海电气泰雷兹等25家企业以及张江科学城、大零号湾创新创业集聚区、苏州工业园和苏州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我们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视察,咨询上海市科学研究所、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书面函调10余家在沪相关科研平台,邀请市人才办、市科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委员通报情况。同时,我们还组织委员在市政协“国是书院”平台“科教强国”委员读书群在线讨论。其间,共有政协委员、专家等380多人次参与调研和讨论。课题组立足调研情况,聚焦现阶段全市人才发展重点情况、重点需求进行深入研究,面向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展望,就进一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人才是上海最核心的资源。近年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市委书记李强同志领衔,全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办公室,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统筹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在举全市之力协同推进下,人才队伍集聚程度显著提升,人才与平台相互吸引和相互支撑的“黏合度”日益增强,人才的价值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上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烈信号持续释放,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头雁效应”日益显著。其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一批迈向世界级的人才事业平台,二是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三是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优秀人才队伍。
二、进一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建议。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课题组认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全力构筑人才战略优势的重要部署,围绕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关键人才价值、充分发挥人才事业平台优势、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动力、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更具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赋予上海的新定位和新使命。经研究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战略人才引育使用力度。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战略人才引育和集聚“不够快”。二是本土战略人才集聚力度“不够大”。三是战略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好”。我们建议,依托战略力量引进战略人才,通过实战打造战略人才成长梯队,发挥战略人才支撑决策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创新团队创新能级。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团队培育的载体还不够多。二是需求导向的创新机制还不完善。三是创新团队资源配置能力亟须强化。我们建议:一是加强团队领军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瞄准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引领创新前沿、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领军人才,支持领军人才组建事业团队,落实首席专家负责制,促进人才在事业中成长。二是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整体建设。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加大有利于团队稳定发展的持续性支持力度。还要主动做好对团队成员的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以事业、感情、待遇、文化留人聚人。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卡脖子”攻关人才团队建设。聚焦上海先导产业、重点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前沿竞争关键领域,实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支持专项,助力企业、研究机构从海外、沪外引进攻关急需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进一步强化青年人才培育发展。目前上海优秀青年人才涌现得还不够多,学术阶层固化现象导致青年人才机会不多、成长通道偏窄。我们建议:一是畅通“阶梯式”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路径。探索实施为期三年以上,按方向选人,按人定项目的青年人才长期稳定支持项目;加快完善优秀青年人才特殊晋升机制,承担重大任务“举荐制”等,使上海真正成为“年轻人的希望之城”。二是市、区联动,为青年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加快营造“一核三区”“五个新城”人才生态高地,支持各区、各系统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服务方式,比如设立人才“安心包”机制,以“数字化、集成式”实现青年人才“包落户、包入住、包到账、包服务”,让人才“放心来”“放手干”。三是营造呵护青年创造性思维的宽松氛围。涵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机构氛围和团队氛围,加强对青年人才从事基础、前沿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让年轻人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创新思想的火花不断萌发。
(四)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我们建议:一是弘扬和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使用。三是前瞻性培育集聚“新赛道”应用型人才。紧盯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发展趋势,参照重点产业人才政策标准,支持引进、培育“新赛道”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校设立“新赛道”关联专业和学科,出台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到高校任职或兼职的相关政策。
(五)进一步推动人才事业平台升级。我们建议:一是强化国家实验室(基地)集聚人才优势。二是强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发展功能。三是支持科研机构为人才提供创新发展平台。支持中科院在沪院所承担国家、市级重大科技创新攻关任务,依托项目凝聚优秀人才,组建一流团队。四是提升企业培养使用人才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五是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活力。依托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契机,支持企业、社会多元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由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领衔组建新型研发机构。
(六)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攻坚。目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程序繁琐、评价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隐形绳索”,束缚主体、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绳索”亟待解除。我们建议:一是推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松绑”“解绑”。在有基础有需求的市属高校院所率先探索推进科研事业单位综合授权改革。二是落实“破四唯”“立新标”人才评价改革。确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七)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环境。我们建议:一是发挥世界级论坛讲坛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二是打造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三是优化国际人才服务软环境。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下好人才“先手棋”,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胸怀“国之大者”,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攻坚为主线,打造好世界级的事业发展平台,让使命、机构和人才相互成就;还需要更加有力的工作专班,用足用好用活、落地落实落细中央各项好政策、新政策和实惠政策,统筹解决好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人生大事”和“发展要事”,以更大力度推动安家购房租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具体的人才政策相互配套、有机衔接,打好人才政策“组合拳”,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谋划好国际化人才引育“大文章”
马兴发 市政协常委、科协界别召集人、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一大批国际化人才。我主要谈四个方面:
第一,锚定“一个目标”。上海要成为全球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业发展的热土,成为成就天下英才的起锚地,应把握全球人才流动的新特征、新态势,以体系化、生态化的系统思维谋划好国际化人才引育“大文章”,在人才制度、平台、环境等方面彰显世界影响力。
第二,把准“两个态势”。从发展态势看长板,上海人才基础优势突出,高层次人才规模持续扩大,对海外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上海拥有张江科学城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及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平台。开放、包容、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所孕育的无限机会对人才具有巨大吸引力。从竞争态势看短板,上海国际化人才综合实力不强。国际化顶尖人才和团队稀缺,在沪工作的外籍人才占常住人口比例是1.1%,远低于纽约的36%和伦敦的45%。此外,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抓住“三个要领”。关注“三个全”,提升国际化人才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一是全周期。以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人才需求为牵引,优化国际人才政策和服务的顶层设计,提升“精准性”和“适配性”。二是全链条。按照国际人才成长和流动规律,围绕人才服务链,重塑业务流程,加强政策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放大倍增效应,增强人才获得感。三是全梯队。既面向全球“点对点引才”“以才引才”,又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同时,从青少年抓起,将好奇心、创新思维、国际视野植入教育各阶段,逐步形成梯次鲜明、有机衔接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四,提升“四个度”。一是对接国际标准,提升制度的“精度”。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竞争。建议研究制定国际人才发展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探索打造国际人才制度创新协同示范区。着力突破国际人才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等瓶颈,实施差异化甚至量身定制式精准引育。赋予市场主体更多的人才引进和评价自主权。健全以业绩、潜力评价相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人才评价体系等。二是突出全球视野,提升平台的“广度”。人才平台的能级有多大,对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助力就有多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世界前沿领域,主动设计和发起国际科学项目、大科学研究计划,吸引集聚世界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放大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溢出效应,发挥民间科技组织柔性招才引智的功能。三是坚持世界胸襟,提升治理的“温度”。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源于深植其间的治理能力、契约精神、市民素质。要对标国际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级,主动用创新举措化解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升级“两张网”的国际化服务程度,延拓至引才聚才、服务人才的全领域,持续营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人才综合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城市治理提升人才的黏度。四是彰显城市品格,提升文化的“浓度”。自由、宽容、创新的城市文化是人才能够潜心研究、释放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要营造鼓励各类人才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建立人才“容错”机制,给予顶尖人才更大的试错空间。同时,让更多国际化人才有机会、有条件、有保障地挑大梁、当主角,代表上海、代表国家在国际上抢占“新赛道”,挖掘新动能。
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在人才高地建设中的作用
李儒新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大科学装置作为大型综合研究设施,为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培养和凝聚顶尖科技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大科学装置的大规模投入和长周期建设,将培养一批装置设计、技术研发、装置建设与设施运维人才。同时,因为大科学装置在复杂性和交叉性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前沿科学探索和颠覆性技术突破等方面将吸引顶尖科技人才作为用户前来开展合作研究。
一些数据可以说明大科学装置在吸引凝聚科技人才方面的独特能力。以美国能源部的数据为例,美国能源部下属的6个同步辐射、自由电子激光和散裂中子源装置的年均用户约12000人,其中近90%来自机构外部,美国以外的国际用户超过17%,他们都是通过竞争机制获得装置使用机时。全球范围优秀科学家的参与也帮助推动这些大科学装置的性能提升和迭代升级,吸引顶级科技人才开展合作研究。
我国大科学装置中用户数最多的是上海光源,自2009年开放运行以来用户数已超3万人。正在建设的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输出x光亮度比上海光源高10亿倍,代表我国大科学装置性能从跟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将给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带来前所未有的研究机遇,该装置预计将吸引用户每年超过1000名。该装置的建设也将培养造就一批顶尖科学家和优秀青年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和凝聚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依托大科学装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解决目前面临的支持经费结构性问题,以便更好地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
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完成之后可以从国家财政专项获得运行费,但我市还有一批大科学装置是由上海市发改委立项的,按国家相关政策,地方政府立项的大科学装置的运行费由地方承担。目前,我市尚未建立对该类大科学装置的运行费支持渠道,建议相关部门予以重视,以便更好发挥这些大装置的作用,吸引和稳定与开放运行相关的人才队伍。
建议我市出台专门政策鼓励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几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深度合作、高效协同,处理好人才“所有”和“所用”的关系,按照“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的要求,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推进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共同打造“三大产业”的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着力厚植战略人才的成长土壤
黄勇平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界别召集人、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战略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架构师。他们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力和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都很强。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布局落地三个国家实验室、推动“3 6”重点产业发展、抢占“新赛道”等,需要充分发挥战略人才的作用。目前,上海存在战略人才短缺、后备人才不足和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因此,我提三点建议:
一、以发展战略委员会为载体,发挥战略人才在创新全局中的引领作用。为更好地发挥战略人才在重大创新中“关键少数”和前瞻引领作用,建议成立由战略人才组成的发展战略委员会,让战略人才充分参与战略发展决策,为上海研判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建议建立相应的定期交流机制和日常密切沟通机制,随时听取上海科技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进展、问题和建议。要为战略人才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工作,为战略人才搭建事业平台,对其工作与生活给予充分的关心,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让战略人才扎根上海、服务上海。
二、以重大任务和重点领域为抓手,发挥战略人才整合资源、培养团队和引领学科作用。一是要充分利用上海正在建设的创新平台和承担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吸引国内外战略科学家服务上海,发挥筑巢引凤作用。二是围绕上海“3 6”重点产业,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引进和培育一批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力和影响力的战略人才服务于上海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任务中实施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战略人才整合资源、培养团队和引领学科作用。
三、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契机,着力厚植青年战略人才的成长土壤。为了培养青年战略人才,需要建立多重机制。一是战略人才的发现机制。在哪里发现战略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现、在国内外高水平创新平台中发现、在老一辈战略人才的评价中发现。二是战略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具有潜质的战略科学家,为具有战略人才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创造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从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科学家中发现和培养战略科学家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原创类人才。三是战略人才的激励机制。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还存在重头衔、重资源现象,难以客观衡量科学家创新价值。要通过改革评价机制解决科学家和优秀人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