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战略优势,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十六次常委会议委员建言摘编(二)
营造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刘成良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营造具有强大吸引力和配置力的创新生态,而创新团队建设则是重中之重,就此,我提三点建议。
一、改革创新平台建设机制,做优做强创新团队培育载体。创新平台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创新团队的重要载体。目前,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尚未形成以创新目标、补足短板、对接应用为导向,面向“3 6”重点产业体系的创新资源布局。目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尚未成为本市科技创新支撑力量,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尚未形成。建议:以问题为导向,由行业主管部门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提出各类高水平创新平台、人才计划需求和建设方案,坚持前瞻性和引领性,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交叉平台。学科交叉融合是重大科技突破的催化剂,近则解决“卡脖子”问题,远则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要着力建强。适时出台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政策,科委、经信委等和行业主管部门需协同做好创新平台体制机制建设,日常运营指导和绩效考核工作。
二、优化人才团队引育服务机制,疏通创新人才流动共享渠道。建议: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大科学项目、大科学装置的引才聚才作用,做好“团队人才引进服务”这篇大文章,尤其要考虑海外人才不熟悉国内体制机制,研究他们的各类需求,出台服务规范,让他们汇聚上海、扎根上海,成就事业、实现价值、安居乐业。针对战略科学家等高峰人才团队,建议出台以“计划”为主、竞争机制为辅的资金支持政策,充分信任他们,把他们从项目竞争的消耗中解放出来。出台“团队人才共享”政策,允许人才在不同机构和体制内外兼职,建立市场化人才流动机制。
三、创新人才团队评价制度,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议:建立创新人才团队评价制度,以激发团队和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实行分类多元评价,引导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不同赛道上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贡献,以制度优势激发创新团队优势。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移转化等不同类型团队实行不同评价标准。基础研究以学术价值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转移转化以经济价值评价为主,让市场来评价。团队评价还要考虑创新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优化提升。赋予团队负责人充足的资源配置权,强化团队带头人发言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股权、期权优先分享制度,支持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共同参与团队利益分配。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贺鹤勇 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
人才要引进,更要培育。人才引进是需求导向,目标明确,易于展现成效。而人才培育周期长,不易在短期内显现成果,需要选好点,布好局,持续支持,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机制。
上海在人才引育方面尚有不少提升空间。一是如何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提升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二是如何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如何平衡急需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长远的主要科技领域的发展。这些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对此,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多方协同发力,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创新人才培育工作。
一、夯实高等院校培养基础人才的根基。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是人才培养的根基,高校要起到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的作用。上海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要实现所有学科的高水平发展不太现实。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支持,并鼓励学科交叉。上海有一个比较成熟的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建议针对上海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我们要支持能在全国拿第一的学科,更要做强处于世界一流的学科。学科的真正地位体现在全球的影响力。人才评价改革要找一些试验田、突破口。建议做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和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支持一部分创新潜力明显、有可能取得突出成绩的年轻人,通过他们探索科学、宽松的评价体系,并给予这些年轻人静心、稳定的工作环境。
二、提升重要平台培养急需人才的作用。上海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要发挥好他们人才培养的作用。建议用好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可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改革探索,遴选一些具有高水平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大幅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明确目标,在先进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方面,开展前沿领域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培养相应的高水平应用和基础创新人才。
三、鼓励企业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放眼全球,企业是培养应用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建议通过政策激励,让企业主动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角。绝大多数国际大公司与高校合作密切,并行之有效,要鼓励企业以需求为导向,把探索性、前期的相关研究多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既可降低研发成本,又可拓展研发视野。激励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比例的长期投入,享受税收等优惠。同时,要完善企业领导的考核机制,允许短期内这些投入中大部分是作为探索和技术储备,不产生经济效益。
四、发挥政策作用,统领人才培养的全局。人才环境是动态平衡的。上海面临与其他省市的人才竞争,我们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才能既培养了人才,还能留住人才。
发挥领军企业作用,促进人才集聚
郑明光 市政协委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总设计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核能总工程师
上海作为国内国际领军企业的聚集地之一,应充分发挥领军企业作用,从人才需求出发,促进人才集聚。
一、以思想理念创新,先进型号驱动,价值创造为导向,立人。人才是战略资源,能够引领思想革新和社会进步,但是需要先进技术型号为着力点,在更好的平台上实现价值创造。15年前,依托先进型号研发成立的国家核电、中国商飞等领军企业,为上海集聚了大量高端创新人才。现在,依然需要以此为导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支撑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大科学研究中心和基地,例如海洋装备研究中心、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等,实现人才集聚,创造价值。
二、以先进产业链体系和区域大配套为支撑,育人。上海是我国高端制造产业中心,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平台,高端芯片、集成电路、先进核电、大型飞机、重型燃机等产业链均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布局。应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围绕各产业领军企业,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给予项目和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培育出更多的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三、以领军企业和高校资源协同,打造高端教育体系,树人。领军企业、高等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有主体优势,上海同时拥有两方面的强大资源。应打造先进企业教育体系,汇聚高校的创新思想和企业的创新实践,构建学习型企业。可在高端科技企业学位点建设和授予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促进高端人才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自我发展、有序成长。
四、以技术、业绩、荣誉和价值成就人才。人才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应积极为人才提供技术、业绩、荣誉等方面成就的资源和支撑。领军企业在技术和业绩上有优势,在高等级荣誉的获取上还应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政府、企业、高校应协同搭建平台,培育国际级、国家级战略科学家和大师级人物,造就人才,提升全球影响力。
要关注高端人才的“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支持领军企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国家级奖项等申报工作。目前,科技奖项分类评选还可适当调整,要让领军企业真正融入“圈子”,让真正有价值的成果能受到足够重视,评奖导向应进一步强化创新应用领域。同时,也要关注人才基本社会需求。
净化科研氛围,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安琦 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上海正在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高地。吸引和留住人才,不仅要给人才优越的收入和生活待遇,还要想办法让人才体会到,这座城市有公平的竞争机制,有合理的考核方式,有风清气正的氛围,有高尚的人文环境,有美感的科研和成长环境。
我感到,上海目前的人才成长环境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引进的人才在科研条件、项目申请、成果申请、“头衔帽子”申请等方面,方向与方向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存在机会不均,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
二是存在评价与考核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对人才的考核方式的指标化,考核过于频繁。人才难以沉下心来探索研究,必须不断出文章、专利、获奖,只能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疲于奔命,难以形成突破性的高质量成果。
三是存在以“帽子”为导向的功利主义人才观。年轻人必须全力以赴申请各种“帽子”“头衔”,必须追求科研指标,同时还要开展各种运作,很难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开展科研工作。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适时出台政策,在各用人单位中构建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模式,给予年轻人平等的发展机会。在科研条件的获得、项目申请、科研成果评奖等方面,给大家公平的机会,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管,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实行双盲评审,防止关系链条的介入。严格评审过程的纪律,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让大家感觉在上海,只要有真本事,就会有机会干事,就会有希望发展起来。
二、构建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模式。对人才考核采取更加宽松的考核模式,把考核的时间周期扩大,年终考核改为年终情况说明,不以指标多少进行考核,重点看研究的进展是否合理、看预期成果的价值,有些学科在专家认定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不考核模式,让人才感觉到可以长期对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而持续的研究,而不会因为考核而打乱研究计划,这样才能让人才安下心来,从容地从事研究。
三、采取措施,在人才建设上去功利化,净化科研氛围。建议尽可能淡化人才“帽子”,使“帽子”不作为职称晋升、项目申请、成果申请等必要条件。评审过程也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双盲评审,杜绝运作因素,不以指标数字为根本,而是以实际能力和成果的价值为依据。在国内率先改革人才“帽子”制度,减少甚至取消此类评选。科研活动的根本目标不应该是产生海量的人才“帽子”,而是产生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
四、构建人才向往的、有美感的科研氛围。求真务实地开展人才建设,确保人才有较高的收入水准和有尊严的生活,淡化科研过程的利益追求,让躁动不安的科研领域沉静下来,回归安静和美好,让有美感的科研氛围吸引和留住更多真正的人才。
建议制定“上海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陆敬波 市政协常委,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
法治应成为上海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市人才高地建设涉及众多主体权、责、利的调整和规范,法治的作用不可或缺。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法治在助推和保障本市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在此仅从“人才流动”“个税支持”和“专项立法”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建议:
一、补齐人才流动规范的短板,保障人才“流得动”“用得好”。俗语云:“树挪死,人挪活”,即人才要流动,“流得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即“用得好”。然而,当前存在两方面的规范短板限制了人才流动:短板一,竞业限制的规范不严。竞业限制是一项针对特定人群如高管、高技能人才离职后不得与原单位竞争的制度,该制度会限制人的自由流动,法律对其适用多有限定。但因为限定得不够严密,当前竞业限制被广泛过度使用,异化成了单位防止人才流出的利器。建议本市在国家法律框架内细化竞业限制规范,保障人才正常流动。短板二,人才柔性流动的规范不够。人才柔性流动的优势在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于人才的引进集聚和充分释能价值巨大。由于“所有”和“所用”分离衍生出大量法律问题,需要充分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然而本市现有相关规范,难以满足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对于人才柔性流动的迫切需求,因而,我建议尽快出台本市的人才柔性流动办法,以市政府规章的形式发布实施。
二、突破构建人才个税支持规则,助推人才“引得进”“待得住”。从世界范围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实施优惠税率,按照全球反避税及国际税法相关规则,15%是当前国际通用的具有竞争力的最低个税税率。比较而言,本市依然适用全国统一的个税规则,高端和紧缺人才由于收入较高,这非常不利于此类人才的引进和集聚。建议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充分利用浦东新区在立法方面的先行先试优势,从临港新片区率先突破,尽快构建起本市高端和紧缺人才个税支持规则。
三、制定“上海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进行人才高地专项立法。人才高地建设包含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引进与流动、评价与激励、服务与保障等方方面面,无一不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对人才高地建设进行专项立法,不仅可以有力赋能和保障其健康、快速推进,也是对中央关于本市建设人才高地指示的积极响应,同时还是对国内外社会关切的有力回应。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强化高水平法治供给,加快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地方立法”。本市人才高地建设应当属于这里的“重点领域”,因而建议尽快开展“上海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的立法研究,适时启动立法程序。
夯实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基础
吴瑞君 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
国际化导向、世界级平台、战略性人才力量还有高品质人才生态,无一不体现上海发展的高站位、高定位和高目标。
我提三点建议:第一,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夯实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基础。第二,提升上海三大主导产业头部研发企业、紧缺人才的培养能力。第三,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完善相关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不遗余力筑好人才的蓄水池
章毅 市政协常委,市总商会副会长,中国干细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也深刻体会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对人才工作提出建议:
一要抓好人才服务保障提升。居住问题是青年人才最基本的需求,越是高端的人才,对居住的要求越高,现有的人才保障住房本就供不应求。建议引入社会资本,增加高端人才保障性公寓的供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困难。
二要加强政企校研人才交流力度。建议以挂职锻炼或是跟班学习模式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荟萃,而企业对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加大政企校研人才交流力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制定助企纾困政策,也有利于企业人员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地方发展的“双赢双促”;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助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们要不遗余力筑好人才的蓄水池,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让具有独特创新思想的人才快速成长
李昕欣 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
上海近年来引进了一大批海内外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其中一部分为已有主攻方向的团队根据需要引进的。这些人才已很好地发挥了作用。也有单位为形成更多创新增长点,设立了未来实验室等交叉创新机构,引进了一批有全新创新思想火花的人才,这类人才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大项目支持,无法快速出成果,他们的思想火花也难以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让这类人才共享更多公共研发资源,可设立一个绿色通道,让公共研发平台更高效、优惠地为他们使用。让他们的创新思想火花尽早变成成果。第二,更早地让天使投资等机构与这类人才对接。第三,这类人才出成果之前,希望社会各方不要过多打扰他们。
重视海内外高端创业人才落户工作
胡里清 市政协常委,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要重视来自世界各地和本地高端创业人才落户需求,切实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建议上海对来自世界各地和本市高端创新型人才项目创业积极性要给予保护,在厂房租赁等方面出台并落实优惠政策,在给予高端人才政策引导资金方面、子女配套教育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