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十次常委会议建言选萃
编者按
10月27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三届三十次常委会议。会上,15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委员围绕“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主题,结合前期相关调研现场发言。4位市政协委员提交书面发言。特选摘以飨读者。
把握“方向盘” 抢占“制高点” 打造“校验场” 织牢“防护网”
李红(市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核心竞争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关键之举,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今年3月以来,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联合民建上海市委,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了课题调研,先后组织12次实地调研,召开了30余次、350余人次委员和专家、学者参与的专题座谈会。调研情况如下:
一、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率先开启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超大型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转型架构逐步完善;二是转型模式不断创新;三是转型成效初步显现。 目前,“一网通办”已打造成全国性品牌,入选2020年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经典案例。“一网统管”构建形成了“观管防”有机统一体系,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二、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战略工程,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调研发现,推进数字化转型需重点关注五个方面:一是转型认知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数据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场景开发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制度供给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社会参与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建议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事关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转型的部署要求,按照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要求,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作用,统筹推动三大领域联动发展、相互赋能,率先形成“上海经验”、作出“上海贡献”。
强化机制重塑,把握转型“方向盘”。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规律把握,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推进机制,整合全市资源和力量,强化分工合作、协同联动,形成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合力。二是构建市场化力量参与机制。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市场化力量参与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推动市场化力量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协调机制、场景开发建设机制、支撑保障机制,推动市场化力量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三是完善共建共享机制。用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完善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的参与、评价、监督机制,让更多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建立推广应用机制,及时推广成效好、可复制性强的典型成果应用。推动政、产、学、研联动,打通人才培育、技术研发、科研转化通道,以“产学研用”融合方式助力数字化人才培养。
强化示范先行,抢占转型“制高点”。一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数据港。要将国际数据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围绕“gtpe”目标(g级互联、t级出口、p级算力、e级存储)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促进“数据 制造”“数据 金融”“数据 航运”“数据 消费”等新模式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数据产业化和产业数据化。二是打造数字化转型“试验田”。以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抓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浦东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研究出台一批智能社会治理的标准、规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积极推动“一区一长板”“一区一品牌”,加快打造各区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示范区域;抓住“五个新城”建设契机,立足新城自身发展基础,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名片。三是打造长三角协同治理“领跑区”。以长三角三省一市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为先导,以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重要承载区为契机,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数据资源协调发展规划,推动经济治理、城市治理等率先实现“同城化”。
强化场景牵引,打造转型“校验场”。一是坚持统筹推进。对照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的标准,进一步梳理三大领域现有应用场景,整合归并重复性场景,做深做透典型性场景,适时推广成熟性场景,分类推进各类应用场景建设。二是坚持点上突破。注重从用户视角找准需求、开发场景,围绕急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来解决的难题、瓶颈,研究形成主攻方向和重点场景清单,打造一批具有牵引效应、示范效应的标杆场景项目。三是坚持集成创新。积极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开发,加大技术创新、场景拓展和平台建设力度,提升应用场景的系统化、扁平化、友好化、人性化,打造贯穿转型关键节点的战略性、全局性的超级应用。
强化法治保障,织牢转型“防护网”。一是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坚持党管数据,加快完善数据规则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管理制度规范,探索建立数据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一流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积极研究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的地方立法。二是创新支持政策举措。探索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支持银行、担保等创新融资方式,优先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建设;创新数字化人才支持政策举措,给予适当倾斜。三是加强改进执法监管。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实施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监管制度,针对数字化转型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探索试点“包容期”“沙盒监管”等监管方式;针对不正当竞争、大数据杀熟、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等行为,开展精准执法。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预警、泄露通报机制,加强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加强跨境数据流动监管。
提高上海治理数字化世界影响力
汪胜洋(市政协常委、民建界别召集人、经济委员会召集人,民建市委专职副主任)
近年来,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获得巨大成就,在全球被评估的86个城市中归入第一梯队,“以数据为中心,线上线下融合的上海数字政府”因其致力于弥补数字鸿沟,为人口众多且数字化素养或能力不高人群地区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yb体育app官网的解决方案,做出了示范,被列入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案例。治理数字化世界影响力取决于上海方案如何创新性地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形成上海做法、上海方案。
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反映,上海在 “内容”大项和“参与”大项显示治理数字化存在明显短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其中“内容”大项主要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数据开放、个人隐私保护及在线支持与服务等,信息公开问题解决了,数据开放才有基础;“参与”大项主要包含社交网络功能、反馈/投诉、在线审议、参与计划等,要求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引入市民参与。
提高世界影响力需要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开放政府部门数据,用好增量资源,推动信息公开。数字化时代的数据是资源、是资产,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当前,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是最多的,让这部分没有产生价值的数据产生价值,不仅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增量资源,而且可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建议在认真学习国际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符合国情的数据开放方案。第二,聚焦市民关切,增强群众获得感。提高市民的参与度,本质上是“人民城市”理念的体现和落实,如果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多地让市民理解、参与,必然有助于更好凝聚共识,提高“一网统管”相关工作的成效。建议在随身办市民云的互动频道,开设一个市民参与“市务”入口,与“12345”并行,让市民提出最关切的问题,参与决策咨询,逐步构建群众出题、政府答题的格局,形成市民参与的上海方案。
加快长三角数字化协同治理创新
徐建民(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
今年以来,市政协经济委牵头组织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市场化力量参与机制”市委重大课题和“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全面加快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创新”长三角政协分课题的调研。通过调研,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梳理出了长三角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中存在的“六个不够”的问题:制度供给仍不够健全、协同机制仍不够成熟、政策法规仍不够统一、数据治理仍不够完善、要素保障仍不够到位、场景开发仍不够丰富。
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国家层面支持,也需要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自身努力。上海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过程中,应当发挥出“数字上海”的辐射力,提升“龙头带动作用”的显示度,更好地融入、带动、服务“数字长三角”建设。为此建议:
建立区域协同治理数字规则。会同苏浙皖以强化数据治理为抓手,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数据资源有序利用、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
健全区域协同治理推进机制。建议由长三办牵头,以创新协同机制为动力,探索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创新考核评估方式。
打造数字赋能区域协同治理基础环境。以夯实要素保障为支撑,着力打造一体化城市数字底座、加快拓展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应用场景建设。以典型场景“小切口”开辟跨区域协同治理“大路径”。
优化区域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加快研究制定《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待发布),在协同治理方面,以加强制度联合供给为着力点,探索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及通报制度、加快完善国家、区域和地方机制衔接保障制度、尝试建立向社会公告制度。
探索长三角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推进中的法治协同。区域协同治理数字化是手段,法治是保障。要以法治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理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方立法、政府规章的法规协商议事机制并形成政府间备忘录。探索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法规体系构建》,从而为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铺平法治道路,提供切实保障。
持续推动上海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
翁文磊(市政协常委、妇联界别召集人、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妇联副主席)
在线新经济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人才资源因识别困难导致供给和配置不到位。在线新经济领域的专业技术研发人才和产业应用人才较难区分。直播带货等网红人才能带来较大的流量和税收,但科技含量较低;专业研发人才的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尚不足且未得到相应重视。
行业发展与监管、服务不匹配问题较突出。比如,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数字鸿沟”限制了在线新经济产业的受惠人群;在线新经济平台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平台垄断现象日益突出;政府部门的服务与监管面临很大挑战,既要规范行业发展,打造公平竞争氛围,又要宽容新业态新模式,为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些都给政府监管体制与服务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为有效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为在线新经济提供配套支撑,提出以下建议:
精准匹配人才资源,让上海成为在线新经济人才荟聚的高地。对在线新经济人才作分类梳理,因人而异、因才施策。同时,强化数字型人才职业教育,探索职业培训外包模式,并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做好有关人才资格认证工作,提供适应新时代人才需要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服务体系。
探索营造审慎监管、包容业态发展的新环境。填补“数字鸿沟”,需要加快新基建和互联网服务改造,推动建立解决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长效机制。针对平台垄断,需要综合考虑行业特征、市场行为、就业保障、数据管理等因素,通过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等多种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并重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完善体系支撑,创造有利于孕育创新的生态链。围绕产业需求,构建资本导入、运营赋能、资源导入、知识赋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在线新经济企业提供企业融资、企业孵化、服务中介等专业服务支撑体系。针对在线新经济的特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创新氛围活跃化,创新要素高级化,创新主体协同化,创新辐射扩大化。
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创建智慧医院
郑民华(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
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医院的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智慧医疗的应用场景广泛,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瑞金医院通过“便捷就医”7大应用场景建设——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电子病历卡、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线上线下服务和智慧急救,开创了“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医疗创新发展新局面。
在数字化转型的形势下,应关注在医疗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问题:
数字化技术应用带来“数字鸿沟”。老龄群体是医疗服务最大的需求人群,在数字化就医时代,出现“数字鸿沟”,给就医带来不便。为此建议,在医院推广移动患者服务平台、自助服务机等的同时,要保留一定量的人工窗口服务,并优先向老年人提供服务;在医院配置志愿服务人员,并提供宣传手册、宣传视频等为老服务措施,引导老年人提升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
就医服务平台亟待整合。目前,不同医疗机构提供不同就医服务平台,患者往往需下载不同的手机应用或关注不同的公众号,在影响便利的同时也不利于真正打通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为此建议,为市民提供统一的获取就医服务的入口。
互联网医院服务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互联网医院受仅可开展“复诊”等政策影响,总体服务量仍处于低位,未能有效分流到医院的就诊人群。为此建议,尽快探索初诊患者常规检验、检查和处方在线签开等的可行性,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提升市民的就医便捷性。
智慧医疗发展面临挑战。产品审批严、法律监管难、隐私要求高、数据标准化差、信息互通弱、商业模式少、产品研发慢、行业人才缺等,有待于政府与行业共同制定系统化的发展政策与措施,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
加快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王建军(市政协委员,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上海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在探索阶段,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宏观看,领军骨干数字文化企业的数量体量与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定位仍不匹配。从微观看,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数字技术能力、资金保障储备不足,而市场上各类服务商资质良莠不齐、行业标准缺失。
上海的文化产业如何聚焦数字城市建设,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建议如下:
统筹“新规划”引领“新主体”。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厘清数字化转型主攻方向,引领各层级市场主体。在当下文化产品仍存在大量低端供给、过剩供给和泛娱乐化倾向的情况下,要从“铺摊子”转向“上档次”,在主流媒体已打造的既有新媒体品牌基础上,集聚精锐力量,用好“赛马机制”,重点布局一批数字化场景和示范项目。
搭建“新平台”赋能“新基建”。建议加快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目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正在牵头谋划建设“上海文化大数据体系”,力争抢搭“新基建”快车,加快构建汇聚数字基础设施、多元数据资源、新兴应用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城市文化底座”,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质量。
布局“新空间”打造“新生态”。建议合理布局文化产业空间,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资源要素集聚。针对上海文化产业园区规模较小、运营模式单一、产业集聚不足,难以承载数字化转型需求的现状,应充分借力国有文化企业搭建的平台,加快推进一批高能级创新型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注重促进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发展,布局融合科技、文化、旅游、商务、生态等功能的复合型智慧空间。
培养“新人才”激活“新策源”。建议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筑牢文化产业人才根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人才,在数字化转型和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中,最为掣肘的仍是新媒体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匮乏。文化企业补齐人才短板,首先需要的是平台自我赋能,在实战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同时,采取产学研融合的方式与高校展开合作,用联合工作室的方式进行业务拓展和人才培养,实现“需求、人才”的聚合与匹配,为产业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加快上海农业数字化转型
邵林初(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充分利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契机,在数字农业实践中呈现上海的引领示范和典型标杆,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构建上海都市新农村发展的全新格局。为此建议:
加大政策聚力,增强数字化转型动能。深入开展农业数字技术路线研究和农业数字化趋势研究,积极构建数字农业的框架体系和实现路径。一要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配套政策、5g基站的全面布点、重要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尽可能覆盖到农业农村领域,推动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一体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二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三要研究推出系列配套政策,把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核心予以支持。
推动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强化数字三农云平台功能。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智慧农业、乡村治理、农村电商、农村普惠金融等领域。建议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乃至区块链技术,挖掘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应用价值,开发建设各类专业性功能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管理服务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为主转型。以建设数字底座为关键,按照“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的数字乡村建设要求,实现农业数据资源库、网络平台信息系统、农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全面增强数据库汇集功能和“一网统管”功能,夯实数字三农云平台建设基础工作。
加强数字化转型制度供给法治保障
陆卫东(市政协委员,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市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
当前,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制度规则不健全问题;另一个是安全保障不充分问题。
为此建议,从两个方面针对性加强制度供给和法治保障,着力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数字生态”。
一是优化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充分借鉴国内外主流立法模式和内容,积极开展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领域的制度建设,积极构建与数字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清理与数字化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立法及政策文件。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立法授权及政策优势,以数据交易所和国际数据港为主要抓手,在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方面先行开展相关的规则和实践探索。同时,在完善平台治理、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的基础上,实施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监管制度,试点“包容期”“沙盒监管”等创新支持机制,丰富监管“工具箱”,着力消除数字化转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性门槛。
二是强化数字化安全的制度法治保障。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等数字安全方面的规制,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社会普遍关注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细化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通过释法说理引导公民对隐私权作出一定让渡,而在商业、生活、消费等领域,则应严格限制人脸识别技术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严格监督数据企业依法合规、适度合理地开展人脸信息收集和处理,保障个人知情权和选择权,并采取必要技术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另外,法治建设本身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目前法治各领域正在按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比如推动建设全市的综合执法平台等。建议进一步加强数据共融共通共享,解决“数据烟囱”“数据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切实提高法治领域数字化转型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城市数字化转型。(此文为陆卫东与市政协常委陈臻的联合建言)
共建“一网统管”长三角数据治理平台
吴珍美(市政协常委、台盟界别召集人、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一网统管”是上海市率先提出并实施的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近两年来,随着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的建设,长三角地区不少城市亦在建设或者已经实行“一网统管”。
虽然长三角区域的公共数据资源基础较好,社会利用需求很高,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尚未推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上线平台的地方实际开放数据水平参差不齐;已开放数据大多以省市为单位建立,处于较为分散状态;在以数字化、智慧化推动长三角区域城市事务的跨界治理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为此建议:
加快制定长三角地区数据治理的统一标准。坚持“触点分散、逻辑集中,全域覆盖、统筹调度,资源共享、ai智慧分析”的原则,加快制定长三角地区数据治理的统一标准,并建立“一网统管”的长三角区域大数据中心。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聚合城市治理数据,实现协同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不断助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探索标准统一的数字政府和数字政务建设。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经于2019年5月正式开通运行,覆盖多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建议在此基础上,在三省一市更大范围内推进“放管服”改革,共同建设理念相同、标准统一的数字政府和数字政务,从而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更便捷地跨区域流动,推动企业办事更高效,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动力。
强化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息枢纽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域内,加强信息枢纽建设,聚焦可信数据链管理,对数据进行深度清洗、整合、分析、脱敏脱密,解决数据共享有担心、数据共享不及时、数据使用不可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服务方式,向政府、企业、民众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实现省际数据安全可靠交换,促进长三角区域大数据产业一体化的实质推进。
提升数字化转型实现路径效能
胡敏(市政协委员,徐汇区政协主席)
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徐汇区正在积极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数字城区”,着力打造高度运用、高频场景、高精动态、深度互动的数字治理“徐汇范式”。徐汇区政协持续关注数字化转型发展,结合调研,于2019年和2021年两度承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任务,今年论坛以“数字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推动数字化效能转化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基于论坛研讨成果,提出以下建议:
推动数据从“单向汇聚”走向“双向赋能”。“顶层设计有余,基层落地不足”“数据汇聚有余,信息赋能不足”“基层对数据收集有责、使用无权”等问题,体现了数据从采集、协同、共享、应用到全闭环管理流程还不够通畅。建议增强数字底座的“权威性”和“开放性”,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调用规则,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分级分类为各项应用场景提供数据保障;明确权责,调动各方参与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在统一的标准下,将场景应用的权限更多下放到基层,赋予基层更多参与的主动权,为数字底座建设提供鲜活的案例。
推动数字化转型从“规划蓝图”走向“创新生态”。建议合理布局,围绕科技创新、项目引进、企业培育、示范应用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供给,强化资金保障,制定政策实施细则,促进数字化转型项目先行先试;以高频场景为牵引、以政企联合为模式,引入“揭榜挂帅”制度,挖掘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全力推进数字服务创新,打造数字服务生态体系,在基础研究支持、公共平台搭建、数据开放流通等方面,为全面数字化转型赋能。
从跨越“数字鸿沟”到规避“管理鸿沟”。建议强化数字化转型“一把手”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机制体制改革、工作流程的再造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提前部署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了解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需求;培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思维,将熟悉数字化政策、掌握数字化施政方式作为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要求,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有关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职能在组织、岗位和绩效上予以激励。
夯实网安基础提高核心数字产业能级
谈剑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众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顶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新基建加速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从数字世界向实体世界逐渐渗透。
网络安全产业是数字化发展的保障,上海提出网络安全产业高地建设比较早,但仍存在安全核心技术支撑不足,安全投入偏低,且投入分配上“重硬偏软”严重等问题,难以提升产业能级。从技术方面来看,对基础研究缺乏耐心,安全产品往往“炒热点”“造概念”,“自主可控”流于形式,导致核心技术“空心化”和安全产品“同质化”;从需求侧来看,安全占信息化投入长期偏低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供给侧来看,安全投入重产品、轻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就上海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时夯实网络安全产业基础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网络安全投资在信息化投资的比例。在近期出台的文件中,制定信息化项目中的安全投入比条款,并在城市数字化转型项目立项时,强制落实安全投入应不低于信息化建设总投入的10%。
加强安全服务投入,避免重硬轻软。完善现有采购机制和审计规则,在集采目录中增加“安全服务”项,着手调整审计规则,改变“看重硬件、怕沾服务”的做法,结合国情,建议安全服务的采购占比提高到30%以上。
技术培育要有定力和耐心。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基础技术研究,营造宽松的科创环境,让创新者有恒心、有决心去攻克关键技术,能专心固强补弱。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照顾到用户的使用感受,脚踏实地,逐步推进“自主可控”,并加强使用引导,坚持“为民所用、为民喜用”,用网络安全来保障老百姓享受安全网络。
数字化治理莫遗漏业主委员会
马驰(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建设数字之都,不能没有数字化治理。当下在数字化治理中,业主委员会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上海市共有1万个住宅小区已成立业主委员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运转机制并不十分理想。上海高院网站显示,2008—2017年期间,高院共受理并审结涉业主委员会民事案件417件;2020年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收到市民反映业委会管理问题共计2.8万件。改进业委会监管问题早已迫在眉睫。为此建议:
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在数字之都的打造中,依法依规推进业委会规范建设,为人民群众谋求最大福祉。建议尽快依托数字化平台,将业主委员会所有工作流程细化为可操作的工作手册,做到所有工作程序网上留痕。
用数字化推进业委会实现自主、自为、自觉的管理,使业委会形成线上智慧场景应用与线下业务流程再造相融合,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时响应、全程协同、全面统筹的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用数字化赋能业主委员会,形成必要的业主委员会工作制度,包括业委会各项决议的形成、按线上规定流程选择施工单位、电子投票等,真正管理好小区。
业委会是社会组织细胞的末梢神经,数字管理应扎根业委会管理,通过数字化治理,严格监管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业委会独立账户,建立业主线上可查询小区公共资金的电子平台。要尽快建立业委会委员履职约束机制和资格终止制度,适度压缩业委会的自治权,特别是要严格监管业委会的独立账户,对于违规使用维修资金、公共收益的业委会成员,建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切实关注培育“数字公民”
孔美琪(市政协常委,维多利亚(中国)教育集团总校长、沪江维多利亚学校总校长)
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要关注“数字公民”的培育,特别是对于“z世代”(199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这一“数字公民”群体时,我们要通过适配的多形式教育,帮助他们在这个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提速的时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准确认识社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中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加快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
方怀瑾(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是一个大势所趋和必然的要求。数据是资源和资产,既然是资产,那就一定有资产的法律定位和法律关系。同时,发展数字经济的底座是数据,数据规范、共享、有序流动、合法使用、公平交易以及数据安全维护、隐私保护等都应有一系列的制度建设,社会对此的需求也日益强化。因此,加快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第一,建立数字产权制度。要以产权思维统合现有数据方面的法律和制度,鼓励创新,规制数据的使用。
第二,引入数据产权理念,以数据交易为突破口,确立数据产权的法律地位,构建数据产权法律关系。
第三,全面系统建立数据产权法律制度。
将数字化转型举措融入“双碳”战略
李昕欣(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
建议上海在实施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时融入数字化转型举措。“双碳”战略包含社会和产业各个方面综合战略,有绿色、节能、产业转型、金融、科技、法律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最适合新型数字化智能信息收集、处理、综合分析、决策和监管的场景应用。
书面发言
以数字化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陈臻(市政协常委、中共界别召集人、学习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近年来,本市相关部门准确把握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主线,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作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着力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样板,为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安全韧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中,为确保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顺利有序推进,有两方面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注重“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能动作用。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智能化,要确立“人机结合、相辅相成”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人”在使用机器、管理机器中的主观能动性,助力机器在实战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最终实现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进一步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政府部门要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为契机,加快完善大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一方面,应细化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而在商业、生活、消费等领域,则应严格限制人脸识别技术过度使用;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督数据企业依法合规、适度合理地开展人脸信息收集和处理,保障个人知情权和选择权,并采取必要技术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着力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
池学聪(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站在制高点引领国内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此建议:
借助“长三角数字干线”推动沿线名园品牌建设。依托进博会、瞄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级战略平台,沿g50高速打造一条“长三角数字干线”,向东加强与张江科技城的联动,向西加强与长三角沿线城市的对接,中间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青浦新城和一体化示范区的串联,推动沿线名园品牌建设,力争形成一条以华为创新特色小镇为龙头的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发展带。
在着力长三角数字化新城建设中形成上海特色的引领作用。建立数字上海要与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圈的建设结合起来,发挥上海特大城市的作用,构筑统一开放的公用信息业务平台,并着力造就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让数字城市建设成为社区工程、市民工程。要通过新闻媒体让市民关注数字城市,帮助市民在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大力推进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医疗保健、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领域信息化进程。
厘清城市数字化转型职能定位
许复新(市政协常委、致公党界别召集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市委副主委,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上海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呈现出强基、聚核、赋能的特征,新基建加快建设,重点核心方向明确,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整体性、全方位、革命性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中,更要统筹考虑在新发展格局中如何定位自身职能的问题。为此建议:
率先探索建立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标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仅有一部数据安全的法律还不够。建议上海先行先试,启动相关的地方数据立法工作,强化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体系建设。
建立城市数字化转型综合示范区。目前的场景应用呈碎片化和孤岛型,缺少综合性和全面性。建议建立城市数字化示范区。在某个区或城市副中心或一个综合性能较多的街道率先开展综合示范,通过试错、纠错等不断地积累成功的经验和知识。
建立权威性的第三方认证体系。建议构建权威性的第三方认证实验室,对行业、产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平台予以认证。要特别注意“数字弱势群体”的保护,要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数字化能力,采用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和流程设计。
建立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平台。城市数字化必须依托先进的数据集储、算力算法和信息化通信系统。要加强技术攻关,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优势布局。
打造适应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职工队伍
黄红(市政协常委、总工会界别召集人、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目前,上海在数字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数字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相关行业技能等级评定存在空白等问题。为此建议:
增强对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的紧迫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意义,完善职工创新激励机制,引导职工增强创新意识。
加强数字技能职业培训。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规划时,将加强数字技能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推出支持政策,指导建立新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建立数字行业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推进数字技能类人才评价,将数字技能内容融入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中,完善数字行业职业种类和等级划分,建立开放式的职业技能评定机制。
发挥劳模工匠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和提高劳模、工匠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攻关、成果转化等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持续做好岗位传承,达到“传帮带”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岗位创新能力,将传统经验与数字化有效结合,为企业与社会创造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