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亮的“道”
中国有成就的企业家中,有人喜欢收藏书画作品,有人喜欢创作书画作品,汤亮则是兼而有之,既是收藏大家,也是创作大家。
多年来,汤亮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陈箧数十,广猎名作,伏而揣摩,融古于今,继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他既长于山水丹青,又精于流云行书,金石篆刻也十分老道。无怪乎,熟悉他的朋友都说:汤亮是企业家中最懂艺术的书画家,也是书画家中最懂经济的企业家。
汤亮的艺术基因源于家传。从4 岁时,他就在外祖父的指导下,拿毛笔在宣纸上涂鸦。多年后他回忆说:“我很惊奇那墨韵在纸上的奇妙变化,从此与中国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好比负重致远,45年来从未间歇。”汤亮的山水画,讲究布局,疏密有致,富有文人气息。汤亮的书法,远宗汉碑,深习二王,古朴藏秀,秀逸舒展。其作品几次入选全国政协书画展,深获海内外大家的好评。
汤亮这次送展的书画作品,共有8 幅。三件书法作品中,两件是大字,一草一行,小字一件,为行书。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行笔较毛,时见枯墨,追求苍茫朴茂的艺术效果。全篇用笔连贯,但不求一气呵成,笔势常贯在一两字或两三字之间,节奏舒缓,体现了心境平和的自然张弛。 “行书大千诗”也一样,除保持了笔法的干与毛的特点外,纤细挺拨的连笔和斩钉截铁的飞断,以及锐角折笔之处,都凸现了作者的书法功力。“行书评董文敏书法”,则是另一种风格,丰润匀当,静秀灵动。
汤亮的中国画五件,其显著特点就是不宥于传统,不固守陈法,突出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独特见解。如"峡江纪游图”中,对伟岸上大块斜坡石板的画法,完全是写实风格的路子。“忆写黄山清凉台”则在写生的基础上,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个人感悟。“曲涧寒泉图”中,前置的丛树画法富有新意,在全用墨画树之后,局部再施以青重色,极大地丰富了作品层次,同时又增加了作品的色感力度。这些都是源于传统又别于传统的创新,艺术新境界让人耳目一新。
总体来讲,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分为“法、理、道”三重境界。千百年来,书画艺术大家无不“技法归于理,理则融于道”,三者是合一的。所谓“技近乎于道”的说法,指的就是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汤亮的书画作品,崇古不泥古,处处有创新,这与他人生事业追求创新的理念是一样的,其实也是一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