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随感
近日在作神话“逐鹿大战”的大画,3米高、4米多宽。因为是大战,场面的展现是必然的。我不好西式的焦点透视。于是人物必然画小、重重叠叠才能展现战场的气势。
画面大而画中的对象小,极易坠入琐碎杂乱之中。大画必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故势的把握是首位的。抓住物象大的外形,舍去其繁杂的小结构。“势”明晰则画之结构如骨架干练、精神飒爽。
当今一说主题画有些人便会面露不屑之色。我倒觉得不在于主题画本身,而在于怎么去画。当然主题是啥必定重要,一个虚妄、空乏的主题是无法画好的。用平常心,自然而然的心态自由挥洒会很有趣味的。而且这种趣味不是小情小趣,或许呈浩然之气。
我平日闲暇时会用粗铅笔在速写本上肆意涂抹,兴致所到,信步徜徉。造型似是而非,不少同道甚是喜欢。我就思忱,此类随笔,何以动人?我想轻松随意,无所顾忌,犹如孩童涂鸦,该是一因。那么在大创作中为何不可一试?
于是我这3×4米的大画不作素描稿,拿小稿直接放大,兴致所驱,时勾时染,错即错去,调整为另一种关系,因为画上没有绝对的错误。这样也好保持一种生动,轻快的气息,让它不至于太刻板。
可是那张纸总有极限,一旦杂症堆叠难以回生,只能挖去。不料挖去重补,竟然也有新机。在画满处一块补丁,有点突兀。但也让你勾起新的期待,在平抑突兀时,又生发出新的陌生的肌理。这种随机生发的技法,让作画时充满未知,充满期待。
华夏故事
我们原先画水墨人物一般的程序总会先勾后染,线条抑扬顿挫,随后染色而成,依这样的方法易干干净净,线线清晰,而且中规中矩。我现在是在木炭稿上想勾就勾,想染就染,皴擦水染都随兴而上,勾墨稿前,纸上早就弄上各种色块,肌理,丰富的画纸上,墨线与木炭的影影绰绰生成丰富与妥帖的形体,在压扁的形象环境之中透出平面的丰富与扑朔迷离情景。
此故事中还会出现应龙、天女魃、雨师等神怪。这于我是增强作品神话意境的重要元素。
龙历经千年流传变异,至今已经非常甜俗。此处我参考了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帛画中的龙,使其与明清时代流行的龙形有所变化,更偏高古之态。背景的色彩及涂抹的方法,亦都属即兴为主,随机而为并无几多胸有成竹的设计。
大画自然耗时费力,但是毕竟一张满纸,不可能无限复加。其实个把月就已经初具规模,后来的工作状态对着画发呆。这是最折磨人的阶段,什么时候该收笔是非常关键的。初始落笔激情涌动,然后的发呆,是在规矩与激情间的游移、较量、时而战胜,时而平庸。所以我在创作时边上贴了一张纸条,上书“追求生动、不必完整”时时提醒自己。然而真要感性胜出,亦非易事,因为那是一种充满了未知的冒险,非有大智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