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实现高效能治理 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交出合格履职答卷——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发言选萃
阅读提示
7月29日上午,列席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扩大)的市政协委员,就市长龚正代表市政府报告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总体考虑,进行分组讨论,围绕高水平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五个新城”建设、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等议题提出意见建议。委员们说,上半年全市经济态势稳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做好下半年工作,关键是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狠抓重大项目扩投资、重大活动促消费、重大平台增动能、重大政策稳企业,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委员们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责任担当,围绕上海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多进诤言、多谋良策、多出实招,交出委员履职合格答卷。
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尽快形成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的工作成果。充分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作用,推进全市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临港新片区、科创板注册制试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进口博览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三大平台。
■董卫民(市政协常委、社法委常务副主任):在浦东“引领区”建设过程中,要用好中央对于浦东新区的重磅政策支持,同时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陈俊(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在建立完善“引领区”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方面,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与市政府制定相关文件,要做好“双向发力”工作。
■蒋惠永(市政协委员,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经理、社长):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要抓好落实,其中干部是关键;要提升创新能力,人才是抓手,留住人才是根本。
■韩汉君(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要进一步明晰。上海要积极主动配合中央决策的重大改革,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汪胜洋(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政府要花大力气做好提气鼓劲工作,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高干部队伍活力和工作劲头,达到争创一流的目标。
■赵靖(市政协委员,中伦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当前全球法律框架建设的趋势已由“去监管化”向“加监管化”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浦东的先行先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议在规定的红线范围内大胆试、大胆闯。
■徐大振(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副主席):对一些政策性很强领域的开发开放,既要在宏观上指引,也要在微观上细化落实,通过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
■沈永铭(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秘书长):上海如何建设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吸收优秀民营企业到上海发展,扶持已经壮大的民企到海外用好国际资源,通过“到上海、再出海”这种方式,推动经济往纵深发展。
■陈其昌(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监管并非越严越好,而是越专越好。要为企业经营者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鼓励经营者大胆干、大胆闯,从而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
■朱永兴(市政协委员,上海华辰隆德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要做好政策的衔接、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细化任务、夯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赵蓓文(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在全球税制大变局背景下,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胡光(市政协常委,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建立与浦东“大胆改、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要认真加以研究。对涉及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在立法时应慎之又慎。
■姚俭建(市政协委员,市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既要注重新区与其他区域的发展联动,也要抓好“关键少数”,强化新区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的关键之举。其中经济、生活两个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和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发布。下一步,要以大调研促进大转型,加快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推动经济、生活、治理三个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
■许伟书(市政协常委,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要扎实推进应急能力建设,持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城市数字化转型高度依赖电力和网络,要充分考虑灾害来临时断电、断网所带来的影响,做好预案。
■俞烈(市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两张网”有效融合起来、把信息很好地归集起来,是加强应急管理的关键。
■蒋碧艳(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秘书长、组织部部长):这次郑州因水灾导致互联网中断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深思。上海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有危机意识,将这类可能会发生的事项提前纳入筹划,制定出台相应的应急措施。
■鲍英菁(市政协委员,静安区政协副主席):“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对上海城市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一网统管”的展示与应用还不够多,很多数据没有得到充分运用,通过算法提供智能化建议的能力有待提升,可以与一些企业等专业平台合作,挖掘海量数据,更好发挥“一网统管”的参谋助手作用。
■王福明(市政协委员,上海东方典当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作为全球特大城市,在数字化运行和共享方面尤其要注重数字安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陈云麒(市政协委员,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产业数字化要多从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层面出发,根据企业效益来判断产业数字化的必要性,不能为了数字而数字。政府应将重点放在治理数字化转型上,在产业和生活数字化方面多给市场留点空间,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张琦(市政协委员,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要解决好数字信任问题,尽快健全数字信任体系,构建数字信任场景,搭建数字信任国际国内一体化平台。要解决好数据供应流通问题,要逐步提高高端数据的获取效率,同时对现有数据平台进行登记备案,确立数字资产地位。
■穆海洁(市政协委员,汇付天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关于城市数字化转型,应认识到数字化有别于信息化和电子化,是通过技术提升、效率提升、管理提升,实现服务提升,并可能创造新价值、新商业模式。
■樊好(市政协委员,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应急保障处处长):政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从单方面以政府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主导,体现居民自治,以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数字化转型应让全体群众受益,这样才是以人为本、共享普惠。
■崔海灵(市政协委员,市水务局科技发展处一级调研员):关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建议面向社会公开的政务服务部门率先垂范,进一步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
■董熔(市政协委员,市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城市数字化转型,不能简单理解为现有数据上网,而是要做强系统设计,在各行各业信息互联互通上花大力气,在信息数据管理上实现流程再造,提升城市智能化防御的整体效能。
加快推进“五个新城”建设
“五个新城”的定位,是要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加强新城与上海主城区之间、新城与新城之间、新城与长三角其他40个城市之间的赋能互动、功能互补。到2025年,“五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gdp总量达1.1万亿元;到2035年,“五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邵林初(市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主任):“五个新城”建设要与郊区乡镇规划相结合,保障财政均衡调配,充分考虑郊区的实际建设情况。
■张莉萍(市政协委员,上海公安学院基础教研部教授):交通规划设计要与新城发展相适应,要科学规划地铁线路与站点,提升交通出行便利性,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姚莉(市政协常委,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五个新城”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打造一支基层治理的人才队伍。目前郊区管理水平、理念与中心城区还有很大差距,希望能重视培养一批基层治理人才。
■陈永亮(市政协常委,上海金外滩集团董事长):针对“五个新城”建设,要加快破解土地瓶颈,制定新的土地利用机制,高效利用现有土地。
■吕彪(市政协委员,上海星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五个新城”建设中,要把制造业摆在重要位置,尤其要把高端制造业主体引进来,通过产业集聚人口。
■周平(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响乐团团长)“五个新城”的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布局和优化,加强观众的培养和市场的培育。
■尧金仁(市政协常委,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副总经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共同作用,探索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投融资形式,建立长期稳定、持续多元的资金保障体系,既要保障政府政策的支持,又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为“五个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方奇钟(市政协常委,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五个新城”建设应避免模式雷同,彰显特色,加大产业布局的科学研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张宜军(市政协委员,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在“五个新城”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谋划,无线设施、基站、通信设施等须纳入前期规划。
■姚卓匀(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五个新城”的教育布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并重,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
■陈东辉(市政协委员,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关于“五个新城”建设,上海将在人才、土地、财税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细则,希望加快落实落地。
做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难题,去年启动了16项民心工程,今年还安排了10方面30项民生实事。上半年,各项工作推进总体有力有序,旧区改造、架空线入地、早餐网点建设等项目进度快于原定节点。
■朱红(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秘书长):对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民心工程,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必须要充分听取民意,不能替他做主,听取民意时要反复推敲,如果在征询基础上不能达成共识的,建议缓一缓。
■杨德钧(市政协委员,交通银行博物馆馆长):老旧住宅在加装了电梯以后,物业要承担相应维保责任,电梯维保应制定相应政策。
■李建颖(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农村委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城乡融合发展要做到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防灾减灾关键工程的投入,花大力气补上短板,保障农民安居乐业。
■丁常云(市政协常委,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养老服务除了政府推动之外,还可以走社会化道路,更多运用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推进。
■白润生(市政协常委,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许多小区物业管理比较混乱,停车乱收费现象较多,需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条例》相关细则,建立健全和理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职责,更好发挥居委会以及居民区党组织的作用。
■高向东(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如果按照每年1000台以上的加装标准,本市老旧小区全部加装电梯还需一段时日,建议根据“能加尽加、愿加快加”原则,持续加快推进此项工作。
■范秀敏(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副处长):在新增1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基础上,扩大覆盖普及面,让更多的小区都安装上共享充电桩,方便居民出行。
■杨文悦(市政协委员,市绿化市容局科技信息处处长):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已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需注意,加装电梯的后期维护,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王晨(市政协委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竞技体育研究一中心主任):建议民生工程在建造之前要做好充分调研,厘清运行保障机制,科学规划选址。
■陈启伟(市政协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建设要注重“软件升级”,合理规划公共厕所数量、位置,在滨江的小花园和公共绿地区块的命名中凸显文化底蕴。
■李颖洁(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副院长):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预检和筛查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马益民(市政协常委,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结合上海正在实施的架空线入地工程,建议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管理范畴,尽快形成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联动机制。
■邹云增(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上海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基础防线还是要绷紧。戴口罩、测体温、查绿码,一项都不能少,特别是口岸单位,防控措施还是要落实落细落严,丝毫不容马虎。